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秦可卿形象及其死亡的叙事功能
-
作者:
蔡娜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可卿
形象
《红楼梦》
叙事功能
-
描述:
秦可卿在百年的红学史上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她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排名最后而又最先离去的一位,早早出场又匆匆离去。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回叙写,但却是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一个具有多功能效应的复合体,也是准确把握小说深层意蕴与主题的一环扣式人物,更是认识“红楼梦》叙事结构的一个突破点。小说中秦可卿以穿越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不同时空领域的女性形象,她以一个特殊的功能符码作用于《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从而昭示她的存在意义。以及那扑朔离奇的死亡更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功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曹雪芹从他自己特有的创作
-
秦可卿研究
-
作者:
刘禄峰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可卿
悲剧
淫
-
描述:
秦可卿是红楼中主要的女性形象,金陵十二钗之一,对整个小说人物系列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与秦可卿的重要性,相关总结性著作却不多,且为数不少抛开文本,曼衍无端。本文遵照一定的学术规范,摒弃猜谜式的红学研究,吸收以往有益的分析,把文本本身的研读和历史文献结合起来,做一些浅显的阐释,探讨小说人物秦可卿的形象、性格、人物关系及其悲剧性。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秦可卿的整体形象,家庭出身,以及与主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秦可卿优伶的身份,其父兄乃秦可卿之分体,其夫为同性恋。第二部分:介绍秦可卿
-
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
-
作者:
蔡小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极端
艺术
舞蹈
严歌苓
边缘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独特而卓有成就的作家。她的作品自由地驾驭复杂多元的题材,深刻地探讨人性,并拥有自成一格的语言体系。近十年来,对作家严歌苓的研究逐步升温,形成热潮,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在她作品的人性深度、女性形象、文化身份等方面,人们取得了种种共识,大量的成果也累叠于此。目前严歌苓研究亟待新鲜的角度切入,这也正是本论文构思的重心所在。众所周知,严歌苓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是多年的舞蹈演员。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由人体语言构成,它与文学语言具有相通性。严歌苓从舞蹈转行进入文学领域,她舞蹈者的精神也移植、贯穿于她的文
-
反乌托邦视角下的长篇小说《2017》
-
作者:
闻超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斯拉夫尼科娃
长篇小说《2017》
反乌托邦文学
-
描述:
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ОлъгаСлавникова),俄罗斯著名作家、评论家、记者。她的作品曾入围1997年度布克奖,2006年度“巨著奖”,并获得2000年度“巴若夫文学奖”。其长篇小说《2017》荣摘2006年度俄罗斯小说布克奖的桂冠,斯拉夫尼科娃成为继乌利茨卡娅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她的创作精雕细琢、意味深长、富于幻想、笔法细腻,因此被誉为“乌拉尔的纳博科夫”。评论家们称:“如果没有斯拉夫尼科娃,整个俄罗斯文学景象将难以想象。《2017》融合了多种题材风格,作家借古老的乌拉尔传说和对未来的神
-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
-
作者:
王燕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何申小说
新文学史视野
审美追求
人物形象
-
描述:
何申是八九十年代以来河北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以自己在塞北乡村的生活经历为主要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极具特色、乡土气息浓郁的现实主义小说。何申与关仁山、谈歌并称河北省文坛的“三驾马车”,为当代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与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本文拟从何申作品的人物形象、审美追求以及新文学史视野这三个方面来充分阐释何申作品的当代价值以及文学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何申作品当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何申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基层干部形象、改革先富者形象以及泼辣豪爽的女性形象三个系列,探讨人物性格背后蕴含的深层的塞北地理文
-
中国现代小说中儿童形象的嬗变
-
作者:
王美珍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儿童的发现
儿童观
儿童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代小说人物形象研究中,知识分子形象、母亲形象、农民形象、新女性形象、留学生形象等都曾经成为一个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且有的已形成一个丰富的形象系列。但对中国现代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儿童形象的研究却少有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现象之一是伴随着“人”的发现,大量的儿童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鲁迅用儿童视角完成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怀旧》;1918年5月,在“救救孩子”的沉重呐喊声中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了。以此为肇端,随着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中国现代小说中创造了大量颇具内涵的儿童形象,在这些形象身上表现了作
-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精神危机
-
作者:
苏建荣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救赎
奥康纳
短篇小说
精神危机
-
描述:
崛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南方文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和严肃而带悲剧色彩的主题、浓厚而沉重的历史感、罪恶感与失败感给美国文坛增添了异彩。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当代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一生笃信天主教,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作品多取材于南方农村小镇,描写中下阶层人们的生活和言行举止,精神危机是其作品永恒的主题。奥康纳素有“创造畸人的能手”之称,她相信作品中的人物畸形能使读者更深刻地洞悉人性、了解人生,并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发掘并展现现实生活中令人厌恶的怪诞现象。长期以来,奥康
-
中国通俗小说中“佳人”形象的嬗变
-
作者:
高雅芳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恨水小说
女性观
佳人形象
琼瑶小说
通俗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
描述:
在中国文学中,“才子佳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到现代张恨水小说,再到当代的琼瑶小说,才子佳人题材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国通俗小说的代表,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论文将这些小说中的“佳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佳人形象特征、流变轨迹、文化解读、女性观等角度出发,对佳人形象在通俗小说中的嬗变做较为全面的阐释。研究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几部主要作品为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佳人的特征。指出佳人形象的主要特征是:才貌双全,德慧兼备,痴情执着。二、以张恨水小说
-
残酷与暧昧:性别理论视野下田沁鑫戏剧解读
-
作者:
段荣华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人性
女性主义
田沁鑫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田沁鑫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导演之一。1997年的《断腕》让她在戏剧界崭露头角;1999年的《生死场》,一部改编自萧红同名小说的作品,获得了界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为她赢来了辉煌的大奖和声誉,亦奠定了她在当代戏剧史上的位置。她以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戏曲功底,在汲取西方现代派戏剧理论精粹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复杂多义、形神兼备的舞美时空。此后十余年,田沁鑫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让她收获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共赢。今天在拥有无数“田迷”的同时,田氏戏剧风格也渐而形成,为人们所熟知。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自古希腊亚里
-
“二拍”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
-
作者:
段毅飞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士林心态
“二拍”
婚姻观
-
描述:
本论文着眼于明末拟话本小说《二拍》中的人物形象,从社会文化思潮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商人、士人、男性、女性等各类人物的文化价值观,而体察凌蒙初本人的文化观,并赋予其作品文化意义上的多重解读。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作者凌蒙初的文化心态,试图从他的书《序》入手,联系他科场失意的经历,从发愤著书、立言心态和意存劝讽三方面分析,认识到凌氏的创作势必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受到种种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又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第二部分开始分析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于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经济发展,商人地位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