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黛玉】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作品中的年轻女性
-
作者:
韩海燕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宝玉
昆丁
《喧嚣与愤怒》
凯蒂
威廉·福克纳
作品
曹雪芹
黛玉
年轻女性
-
描述:
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①都是蜚声世界文坛的圣手。然而,人们论及他们的作品时,还从未相提并论过。本文试图将这两位作者的作品熔于一炉而观之,为对其理解和欣赏求索些新的可能性。 福克纳所发表的十九篇小说中有十五个长篇是直接关于美国南方一个小县的。这一小县叫Yoknapatwapha County ,是福克纳文学作品所集中创造的目标。他“发现它活生生地住满了和家鬼魂”②。美国批评家马尔克姆·考利认为:“这一情形 … 便是福克纳的真正主题 … 简言之,就是南方旧秩序的毁灭。”③毁灭和家庭也可以说是曹雪芹《红楼梦》中不
-
诗笔、画笔、史笔--《红楼梦》艺术探索之一
-
作者:
徐缉熙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史笔
语言艺术
艺术探索
艺术想象
诗笔
曹雪芹
黛玉
大观园
女性形象
-
描述:
读过《红楼梦》(指前八十回,下同)的人,都不难感受到它那超脱凡俗的美。但它究竟美在那里,又总觉说不出,或说不全。《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它当然有叙事性的散文作品所特具的美,在这方面用得上刘勰赞屈子的话:轹古切今,难与并能。曹雪芹不但是伟大的散文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他那“传神文笔”饱含着浓郁的诗情,可以说一下笔,笔端就流出诗意。他还是一位大画家,所以他似乎是用画笔来描绘他所钟情,所悲悼的人物,画意与诗情交融一体。曹雪芹也许还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他那丰富的艺术想象所构造的大观园,至今令读者为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