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李良春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种族主义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妇女形象。论文分析了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美的标准―析“所罗门之歌”所表现的黑人女性
作者: 邢怡   来源: 大学英语(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的标准   独立   黑人女性  
描述: 作为一位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仅描绘了主人公奶娃追寻自我的历程,而且也探索了主流社会的审美观对黑人女性的影响。本文聚焦并分析了小说中主要的两位女性形象―派拉特和哈加尔。通过表现两人的对立,本文指出只有重新审视资产阶级社会的审美观并坚持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黑人妇女才能获得解放和独立,真正展示并诠释黑人女性的美。
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
作者: 佘军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宠儿》   主体意识   莫里森  
描述: 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中四位主要黑人女性形象。她们祖、媳、孙三代女性对自身主体的认识是黑人女性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连续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直至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小说《宠儿》的发表使黑人女性文学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史上更加显著,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政治性,它再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过程。
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艰辛
作者: 何中芹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为我们塑造了三位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秀拉、奈尔和爱娃,让我们看到黑人女性多姿多彩的一面。本文着重分析这三位女性的性格及其意义。
《紫色》:黑人女性的身份寻求
作者: 张玉红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寻求   紫色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文学呈现崭新局面,一批黑人女作家异军突起。艾丽丝·沃克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以长篇小说《紫色》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目。这部反映黑人妇女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荣获1983年美国文学界两个大奖---普里策奖、全国图书奖,1982年又获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并于1986年改编拍摄成电影,引起强烈反响。此作在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艾丽丝·沃克的创作有其独到深刻之处。她的作品与传统黑人男性作家和美国白人女性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不同之处。黑人男作家只关注到黑人所受的
重书黑人女性身体——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身体呈现
作者: 许多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   完整生存   艾丽斯·沃克   身体呈现  
描述: 艾丽斯·沃克作为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小说真实地反映了黑人女性作为边缘化他者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横行的美国社会的生存现状。在她的小说中,对黑人女性身体及其派生的本能的描写随处可见。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作家在小说中呈现黑人女性身体的特点,说明沃克通过黑人女性被束缚、被管制的身体来反映她们面对暴力侵害时的脆弱性,抨击了种族歧视与父权制对黑人女性的压迫进而对她们精神的摧残。更重要的是,为了扭转主流话语对黑人女性简单化,妖魔化的歪曲描述,沃克利用“身体呈现”在文学叙事中蕴含的反抗力量,正面塑造黑人女性
反叛四重奏——《秀拉》中三位女性与莫里森的反叛之音
作者: 牛磊磊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秀拉》   黑人女性   莫里森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秀拉》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在《秀拉》中,莫里森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夏娃作为老一辈的黑人女性形象,她历经苦难,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她的反叛是残酷现实逼迫下的自发的反叛。她的举止言行对后代及黑人社区的其他人都产生巨大影响,某种程度上起着精神指引的作用。秀拉作为反叛的撒旦形象,她对自由与自我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她由于性格极端反叛,从而成为被众人排挤的边缘人。这朵“叛逆之花”最终孤独地走完她短暂的反叛之旅。奈尔与秀拉形成鲜明对照,她们的相伴与相离都对奈尔产生很大影响,奈
伤痛与疗救
作者: 张慧云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疗救   托妮·莫里森   黑人女性   伤痛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创作硕果累累。自发表第一部小说起,她就一直关注着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况,不仅全部小说都以她们为描述中心,而且始终孜孜不倦地为她们探索疗救之道。本文将莫里森笔下出现的众多黑人女性形象贯串起来,从伤痛与疗救的角度入手,力图对此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黑人民族在美洲大陆的历史无异于一部苦难史,它不仅由黑人男性的血泪写成,也溶入了黑人女性的悲哀和不幸。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承受了社会、历史、种族、性别等不同方面的诸
解读莫里森笔下女性人物的传统与叛逆
作者: 翁珲珲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叛逆   传统   黑人女性  
描述: 作为一个非洲裔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关注着本民族女性的命运,因为她深深知道,她与小族裔黑人女性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关注她们的命运就是在关注自己的命运。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非洲裔美国人一直受到种族主义的困扰,而作为黑人女性更是受到种族和男权的双重压迫。在面对双重压迫时,黑人妇女表现出不同的念度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取向。有的黑人妇女在压迫下完全丧失自我,抛弃并割裂了与本民族的联系;有的黑人妇女则陷入了更深的传统的囫囵,不思进取,逆来顺受,以放弃尊严作代价换取生存空间,她们成了囿于传统的代言人。
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
作者: 张宏薇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思想变迁   黑人女性   女性文学   莫里森  
描述: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从早期、中期到后期的创作中,虽然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作家思想也随之演变,即从揭露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心灵的扭曲,到展现黑人女性用自我放纵的极端方式反抗性别不公正,再到含蓄地提出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的过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