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白人主导文化下黑人女性两种响应之对比
作者: 周珊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黑人女性   响应   白人主导文化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宠儿》和《所罗门之歌》已经成为她的两部家喻户晓的小说。然而,发表于1970年的《最蓝的眼睛》则代表着她最早期的作品。在展现长期倍受白人和男性压迫而失语的黑人女性的苦痛和挣扎方面,这部小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影响力。 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着重刻画在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强大冲击之下,黑人女性痛苦的精神磨砺和复杂的心路历程。尽管许多评论家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分析书中众多女性人物对白人主导文化的消极回应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幸命运,本文作者则
托尼·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疯癫的建构——以《最蓝的眼睛》、《秀拉》为例
作者: 吴崇文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疯癫   《秀拉》   《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尼·莫里森(1931-)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处境,如同史诗般记录了美国黑人女性的伤痛和困境。她将自己对美国黑人女性这一族群的理解和思考融入精湛的表达技巧,以文学艺术表达体现出其人文关怀,令人感同身受。既往国内外对莫里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宠儿》、《所罗门之歌》等代表作。一般从女性主义、叙事手法、性别研究等角度出发,或者对其文学生涯进行总体性介绍,对其作品中女性疯癫这一现象的研究极少。研究普遍认为,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的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情节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