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在文化冲突中构建成长:论波·马歇尔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
作者: 汪凡凡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棕色砖房   棕色姑娘   黑人女性   波·马歇尔  
描述: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波.马歇尔的第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它以黑人和白人两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为背景,描述了一位巴巴多斯黑人女孩塞丽娜.博依斯在美国异质文化中成长的迷茫、痛苦与无奈,以及她力争改变自我命运的努力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女主人公在逆境中通过不断地与外界抗争以及深刻内省,找寻自我身份与位置,建构了一个满足个体自由、跨越种族与性别限制的新型的黑人女性形象。
枯萎的黑色玫瑰:浅析《所罗门之歌》中的悲剧人物哈加尔
作者: 宋媛媛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人审美观   黑人女性   《所罗门之歌》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同时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组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重点对其中一位女主人公哈加尔展开具体分析,剖析她的悲剧人生,进而揭示"种族主义内在化"对黑人妇女的精神毒害。旨在探讨白人女性的解放之路,即黑人女性必须摆脱白人价值观与审美观对自身的桎梏,重塑黑人女性独特的审美尺度与价值观念,最终才能获得自我价值并实现独立。
三代人的历程:试析莫里森《宠儿》中黑人女性主体身份的建立
作者: 杜宇航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身份   自我意识   黑人女性   主体意识  
描述: 《宠儿》中三位女性形象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完整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莫里森在创作中描述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其目的是去唤醒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政治主体意识,使其在社会政治上确立应有的地位,走向社会中心。
《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的新形象
作者: 张宇辉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形象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描述: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一部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不朽之作。书中不再反映种族歧视和压迫的主题,而是通过主人公珍妮最初对于新形象的认识到之后的追寻新形象,以至最终实现了新的自我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为黑人女性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黑人不再为种族歧视而抗争,而是以"人"的身份过着自由的生活,这对今后的黑人女性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悍与柔韧
作者: 王玮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反抗形态  
描述: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小说是其反叛要求的表达,她借助文学创作不断地探索反抗性别歧视、种族压迫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在其小说中黑人女性的反抗形态表现为两种,即外在强悍型和内在柔韧型。通过对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艾丽丝·沃克对斗争策略的选择。
从“它们”到她们:解读《紫颜色》中母女两代人的形象
作者: 李涛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型   黑人女性   自立觉醒性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界突起的一颗新星,她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一发表便获得好评。本文依据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两代黑人女性形象进行简单解读。
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作者: 丁岩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黑人女孩佩科拉对蓝色眼睛畸形的渴望为主线,塑造了一群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重点关注这些黑人女性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混沌·觉醒·飞翔: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女性对男性的推动力量
作者: 刘红英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腾飞   黑人女性   自我解放   奶人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有关非裔男子奶人的成长史。本文从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男主人公周围坚强伟大的黑人女性形象,突出了她们身上那种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民族精神,强调了她们在奶人从自我迷失到自我认识乃至到最后飞翔的成长历程中的推动力量。
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女性身份危机
作者: 李照冰   马庆霞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危机   黑人女性   白人文化  
描述: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杰出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展现了白人文化主导下的审美价值观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戕害,探索了黑人女性身份的困境及出路.本文在性别、种族和文化等多重视域的关照下重点对作品中的佩科拉等几位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剖析,从反面说明了黑人女性的健康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日趋复杂的黑人女性身份困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途径.
传承与发展——论《宠儿》中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作者: 黄敏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自我意识   黑人女性   《宠儿》  
描述: 《宠儿》是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作。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压迫下的悲惨生活以及奴隶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并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坚强不屈的黑人女性形象。该文分析了小说中以贝比·莎格斯、赛斯、丹芙为代表的祖、媳、孙三代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的过程,并揭示了黑人女性意识觉醒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艰难的发展过程,是建立在对前人自我意识探索的传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 1 2 3 ... 5 6 7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