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玛丽·巴顿》中的工人阶级女性形象
-
作者:
付卓茗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巴顿》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
描述: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在那个时代,很多作家以其对工业社会的现实主义描写开始走红。在这些作家中,伊丽莎白·克莱格亨·盖斯凯尔更是以对阶级冲突和社会问题的详细再现与众不同。特别是在她的第一部小说《玛丽·巴顿》中,盖斯凯尔夫人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在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下,工人阶级所遭受的悲惨境遇。《玛丽·巴顿》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一直被当作是一本聚焦于阶级冲突的工业时代小说,很多评论家从社会冲突的视角来分析这本小说,但是却忽略了其中暗藏的性别问题,导致这部
-
重新解读伊丽莎·杜雷特尔的蜕变: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依据
-
作者:
陈梦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萧伯纳
伊丽莎
《匹克梅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首屈一指的戏剧作家,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戏剧作品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他一生创作了51部作品,其戏剧思想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戏剧的主流声音。萧伯纳于192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肖氏作品被引入中国。在这之后的近百年里,其受到了广大读者们的喜爱和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即旨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潮”的成果之一,重新探讨和解读伊莉莎·杜雷特尔——萧伯纳最受欢迎的戏剧《匹克梅梁》的女主人公蜕变的全过程,希望以此来丰富对萧伯纳作
-
东西方女性的共同困境:《京华烟云》和《觉醒》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赵瑞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家庭
女性解放
-
描述:
自十九世纪起,女性问题就开始受到许多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女权主义运动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进入一个又一个的高潮阶段。近年来,女性文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性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性别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政治、经济、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有很多理论和学派,比如传统的激进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近期的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本文采用的分析理论是以朱丽叶•米契尔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