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题材与《红楼梦》的影响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后期   《红楼梦》   题材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样子和内容来描写”;吴兰徵等清后期女性戏曲家已把艺术描写的重心更多地转入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在《红楼梦》诗性文本及其带有浓厚女性意识诗词的影响之下,清后期女性诗词在题材开掘上也取得了诸多进展。
晚唐五代女诗人诗歌题材研究
作者: 张丽丽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女诗人   晚唐五代   题材  
描述: 晚唐五代女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女性文学群体,诗歌题材和内容较广阔,有题叶诗、闺怨诗、忆夫诗、爱情诗及战争诗等,在女性诗歌史上有较大影响,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才媛李因的诗歌创作
作者: 蓝青   来源: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题材   李因   艺术特色  
描述: 李因是明清之际女性诗坛上一位颇具特色的女诗人,其诗歌内容丰富,集中行旅、题画、感怀诸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女性诗歌的创作题材;艺术风格亦突破了女性文学习见的闺阁气与脂粉气,格调清疏、造语新奇、取境荒寒。无论题材内容或是审美追求,李因诗歌均别树一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风流绝代说薛涛
作者: 何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评价   语言风格   题材  
描述: 薛涛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是具有特殊的地位的。本文简要介绍了她诗歌的题材范围和语言风格。
偶像剧中80后职场女性的奋斗特点:中国电视剧类型学系列研究之一
作者: 弓超宇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偶像   职场女性   类型化   题材  
描述: 电视剧艺术自其诞生之日,一直在经历着迅速的发展,在其发展历程中,电视剧产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引起质的变化。电视剧在其创作、制作与生产的过程中,就逐渐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由于电视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商品,它投资巨大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必须有丰厚的回报。一旦一部电视剧赢得了巨大的收视群体而获得了成功就意味着与市场的结合会更加地紧密,那么电视剧走上类型化道路便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电视剧类型化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速,但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仍未对此
女性缘何更多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
作者: 董婉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题材   绘画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是绘画作品中永恒的题材。几乎任何一位绘画大师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关于女性的绘画作品。女性吸引着画家对她们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并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画家们用画笔描绘着她们的温柔
唐五代宫词及其与唐五代宋初词之关系
作者: 王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宫词   题材    
描述: 宫词产生于中唐,并在晚唐五代时期呈现出创作的繁荣景象。学术界对王建、花蕊夫人等作家的宫词作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多有论述,但迄今为止,对宫词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及范围的界认定。这就使得对宫词的整体研究缺乏前提基础。所以,本文就是从概念出发,在纵向上对唐五代宫词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变进行系统而完整的研究并给以客观的评价,然后进一步讨论它与同一时期兴盛起来的文体——词——之间的关系。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唐五代宫词概况”。文中首先明确了宫词的概念和研究范围,统计了创作情况。“宫词”是产生于中唐,
中国艺术歌曲题材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 王菲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题材   艺术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始于近代,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中国艺术歌曲题材颇为丰富,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中国是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也为
亦良亦娼女性形象的不同解读——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与沈从文《丈夫》比较
作者: 沈滨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调   结局   题材   女性形象   视角  
描述: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与沈从文《丈夫》的创作时间相隔半个世纪,其题材、风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相似的题材、相似的基调,相似的性格,但因为作家视角和心理描摹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局。
“孤岛”中的世俗人生:读苏青小说有感
作者: 黄颖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化   题材   “被发现”   “被再发现”   女性形象  
描述: 苏青以极具个人化的世俗笔调书写不同女性的平凡人生,展现她们在现实婚姻家庭和职场中的艰辛和挣扎,从作品题材取向到女性形象无一不是世俗、务实的。同时,这种有较强现实感的世俗化描写也造就了苏青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被发现"和"被再发现"的命运。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