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隐喻】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图像隐喻与意识形态修辞―从20世纪50年代月份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杨冬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
月份牌
图像
新年画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术》杂志以及年画创作领域内针对月份牌年画有过一场讨论,这一讨论看似针对审美趣味,实际上体现了新旧两套视觉符号系统在隐喻意义上的对立。对月份牌年画的改造和规范,是新中国在构建其视觉表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符号
-
作者:
向天华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隐喻
女性形象
符号
-
描述:
中国民间流传下来的四大爱情神话传说,讲述了非常经典的爱情悲剧,塑造了系列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织女、祝英台、孟姜女和白素贞这四个人物形象,隐含着人类共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寄托。这一母题贯穿着逐渐演变成型的爱情故事文本。
-
《神雕侠侣》中“白衣”的隐喻
-
作者:
王维燕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龙女
白衣
隐喻
意象
-
描述:
小龙女是金庸名著《神雕侠侣》的女主角,白色是金庸赋予小龙女的代表色,也是小龙女的象征。本书中,小龙女几乎总是与白衣同时出场,金庸大量运用白衣妆点小龙女的形象,意味着白衣是通过小龙女形象折射出的金庸女性理想中的一种意象。它与女性形象的纯洁密切相关,它指涉着女性从肉体到精神的无瑕,它代表了金庸性别乌托邦世界对女性纯洁的渴望与守护。
-
简述《最蓝的眼睛》的写作特色
-
作者:
马瑞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引言
隐喻
叙述方式
-
描述:
《最蓝的眼睛》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住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处女作。本文主要从引言、叙述方式和隐喻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说明它如今成为美国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的原因。
-
病之花: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病女”形象
-
作者:
李矜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病女
女性小说
隐喻
诗学
-
描述: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关联着痛苦、绝望、死亡,但阐发的却是奋进、宽宥、超脱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爱和生命的无限热望。 本文以中国新时期(即文革后的八十至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病女”为研究对象,以文艺学知识为指导,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女性主义、临床医学、精神分析学有关理论,从“病因”(病女形象的类型分析)、“病状”
-
囿于人性迷宫中的《欲望号街车》
-
作者:
樊金琪
来源:
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实
幻想
人性迷宫
隐喻
迷失
斗争
屈服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册中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杰作《欲望号街车》夺得过普利策奖,而且被认为是他最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欲望号街车》将现代人面对社会剧变时如深陷迷宫般的彷徨无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戏剧舞台之上。剧中的两个主要女性人物——布兰奇和史黛拉作为错位者面对着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两人都遭受了很大苦痛。她们不得不找出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现实生活的困境:一个抗争着想要挽回逝去的时光,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