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个女人的史诗:解析《大地》中阿兰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勤劳   坚韧   《大地》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的代表作《大地》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作了生动、逼真的描绘,特别是对于女主人公阿兰的描写,充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特征。阿兰身上具有勤劳、勇敢、坚韧的特征,她的一生也正是封建社会女性人生的缩影,同时阿兰的经历也可被视为一个封建社会女人的史诗。
《大地》中阿兰的生存伦理解读
作者: 向姣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大地》   生存伦理   家庭第一   赛珍珠  
描述: 阿兰是赛珍珠《大地》中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村女性的形象。在贫战交加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谋求生存,阿兰在困顿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生存伦理即“家庭第一”。她一些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淳朴的农村女性对生存意义的最为朴素的理解和升华。
《大地》中阿兰的生存伦理解读
作者: 向姣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大地》   生存伦理   家庭第一   赛珍珠  
描述: 阿兰是赛珍珠《大地》中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村女性的形象.在贫战交加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谋求生存,阿兰在困顿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生存伦理即"家庭第一".她一些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淳朴的农村女性对生存意义的最为朴素的理解和升华.
《大地》中阿兰的生存伦理解读
作者: 向姣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大地》   生存伦理   家庭第一   赛珍珠  
描述: 阿兰是赛珍珠《大地》中典型的传统中国农村女性的形象。在贫战交加的社会背景下,为了谋求生存,阿兰在困顿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生存伦理即“家庭第一”。她一些看似极端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淳朴的农村女性对生存意义的最为朴素的理解和升华。
《大地》中的阿兰与《母亲》中“母亲”形象之比较
作者: 智建颖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阿兰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及《母亲》等一系列描写中国的杰出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跨越了种族的鸿沟","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以更深的人性洞察力去观察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另一世界的道路"并且"符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对未来的期望"①而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赛珍珠描述中国农村题材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国农村妇女共有的特征:善良、坚强、勤劳、勇敢,而且塑造了两种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我们将1931年出版的《大地》与1934年出版的《母亲》作比较,不难发现《大地》中阿兰
解读《大地》中阿兰的双重性格——传统中国妇女形象和女性主义萌芽
作者: 徐小宝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性格   阿兰   传统妇女   《大地》   女性主义  
描述: 阿兰是美国作家赛珍珠代表作《大地》中的最主要女性形象。她从小为奴在黄家服侍他人,成为王龙妻子后,辛勤劳作,履行了作为妻子、母亲、媳妇的所有责任,是中国旧社会传统女性的缩影,闪烁着东方女性的美德;同时,她也是男权制度社会里的反抗战士,在很多家庭重大抉择前,她以自己的坚定、勇敢和刚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家里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试从阿兰的性格形象着手,分析其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格,既有中国传统妇女弱者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独立、反抗的一面,女性主义意识开始萌芽。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张文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兰   封建社会   文学作品   妇女形象   中国妇女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中国农村   中国女性  
描述: 一、引言赛珍珠的一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出生才4个月,便随父母来到中国,前后共在中国度过了近40年的时光。她在1972年出版的《中国的今昔》中写道:"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知识和阅历使她了解到在这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价值观念依然存在。作为一名作家,赛珍珠对女性的
赛珍珠《大地》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封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阿兰   生活经历   文化传播   东西方文化   英美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赛珍珠   中国农民   中国女性  
描述: 一、引言1938年,《大地》(The Good Earth)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是美国的女性作家赛珍珠(PearlS.Buck),在国内大学本科专业文学教材上并没有提及本人,所以对很多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大地》不是很熟悉,但赛珍珠对英美文学史的贡献是世人共睹的,尤其在对东西方文化方面的传播也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她被认为是东西文化传播的"桥梁"。赛珍珠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名誉及赞赏,这跟她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兼论赛珍珠的中西文化合璧观
作者: 李杰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特征   阿兰   兼论   家庭问题   过渡型   文化熏陶   玛丽   人物形象   赛珍珠   中西文化交融  
描述: 美国作家赛珍珠以描写中国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中国女性形象。根据人物表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文化特征,可以把她笔下的中国女性分为三种类型:(一)传统型,以阿兰、母亲等为代表;(二)过渡型,以桂兰、吴太太等为代表;(三)理想型,以玛丽·梁和梅琳为代表。由于赛珍珠兼受中西文化熏陶的独特视角,这些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她对中西文化交融问题的思考。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