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叙事革命与身体政治:奥地利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实验性书写
作者: 杨植钧   来源: 德语人文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地利文学   符号穹若   阴性书写   实验性书写  
描述: 在奥地利文坛叙事实验与语言批判进入高峰期的上世纪70—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也达到了高潮。后结构女性主义一方面为分析当代与经典文本提供了新的理论手段,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家们的创作,使得美学和叙述上的抵抗直到今天仍然是奥地利女性文学的一个核心特征。本文尝试以克里斯蒂娃的"符号穹若"理论为基础,从拆解线性叙事时间、分裂叙事声音和诗化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奥地利当代女性先锋文本中"实验性书写"与"阴性书写"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一次初步的探索。
“阴性书写”的表意实践——性别视角下的《白蛇》
作者: 韩旭东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蛇》   性别视角   阴性书写   严歌苓  
描述: 采用"性别——女性"视角进行文本书写已经成为今日女性文学创作的一种主流书写手段。严歌苓于超文本叙事层之上采用作者本人的"性别"视角,恰吻合了埃莱娜西苏对"阴性书写"所下的定义,在《白蛇》中,此类性别书写的文本表征为徐群姗形象上所体现出的变装、酷儿色彩。本文从性别、书写、同性恋的角度入手,探究《白蛇》中性别作为主要书写元素的表意实践,以此来窥探"文革"题材小说的一种新式写法。
性别差异的诗意书写
作者: 左惠连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森   伍尔芙   女性创作   阴性书写   性别差异  
描述: 埃莱娜·西苏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她将写作创造性地分为“阴性书写”和“阳性书写”,宣扬写作对于女性的特殊意义,鼓励女性进行“阴性创作”,打破男性作家笔下二元对立的菲勒斯逻各斯体系。本文将借助“阴性书写”这一概念,深入对比剖析伍尔芙与安德森著作中的女性形象,从外貌,兴趣,爱好等多角度,解析男女作家对于同一类女性角色塑造的差异及其原因,借此鼓励更多女性响应西苏的号召,进行女性文学写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