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道德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灵魂的挣扎与叩问——《后天堂》中女性人物爱情观及越南现代妇女道德观透视
-
作者:
蒙霖
来源:
新丝路(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道德观
《后天堂》
女性
-
描述:
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并很好地揭示了越南女性独有的爱情观。本文正是基于此,尝试分析其代表作《后天堂》中的女性爱情观,并透过这一作品,探析其所折射出的越南现代社会女性道德观。
-
王尔德喜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汪雪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角色
道德观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创作体裁之广,鲜有人及。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在戏剧、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论领域都留下了惊世之作,然而真正使他轰动英国文坛的则是他的戏剧。其中以《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4部喜剧广为人们所熟知。透过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却能深刻地了解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艺术家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
王尔德喜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考
-
作者:
杨恒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角色
道德观
女性主义
性别角色
-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创作体裁之广,鲜有人及。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在戏剧、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论领域都留下了惊世之作,然而真正使他轰动英国文坛的则是他的戏剧。其中以《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4部喜剧广为人们所熟知。透过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却能深刻地了解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艺术家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
维多利亚小说中的中产阶级妇女道德观研究
-
作者:
张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产阶级妇女
道德观
维多利亚小说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此时,作为他们妻子的中产阶级妇女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完美、最纯洁的女性,表面看来她们终日在家闲居,如贵夫人一样打发时光,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实际上她们整日禁锢在家庭领域,毫无自由可言,她们在精神上遭受着巨大的压抑。投射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工业革命为英国妇女所带来的改变,以及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由被动地从属于家庭向新的社会角色的转变,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为女权主义思潮的先声。本论文
-
承传与摒弃:论日本女性文学中的道德观衍变
-
作者:
周萍萍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观
衍变
女性文学
承传
摒弃
-
描述:
日本女性文学中的道德观衍变轨迹,是进行承传、反抗以至摒弃的过程,可以说是日本女性对传统道德伦理观的一部抗争史。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平安朝"女流文学"对儒家妇道伦理中男尊女卑等思想的承传;明治大正时
-
圣经文学——缤纷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画卷
-
作者:
胡平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宽容
宗教观
民族观
道德观
圣经文学
女性
民族英雄
-
描述:
圣经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 ,表现了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道德观。女性人物形象研究是完整地认识、理解、欣赏博大精深的圣经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
-
树立正确荣辱观 做新时代的新女性
-
作者:
臧耀红
来源:
菏泽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
新时代
道德观
荣辱观
宣传教育
新女性
座谈会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
描述:
树立正确荣辱观 做新时代的新女性
-
关于妇女教育问题
-
作者:
缪美贤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状况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道德观
自强教育
教育研讨
教育本身
妇女教育
“四自”
亚太地区
-
描述:
妇女教育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亚太区妇女成人教育研讨会的主题,也是成人教育机构和妇女组织需要认真着手去做的事情。这次会上,各国朋友的发言,从政治、经济状况、妇女运动发展状况去作分析,使我们看到了亚太地区妇女教育的广阔前景。但我们又觉得不足的是:对于妇女教育本身,比如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