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迟子建《晚安玫瑰》中的女性形象极其文化表征
作者: 刘睿   王莹莹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安玫瑰》   文化表征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在《晚安玫瑰》中,迟子建着重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际遇,然而又有着许多相似与联系,她们每个人都在和命运抗争,同时又顺从命运的安排。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不仅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意义,还是全世界发展变革的一个小小缩影,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纯美而忧伤的极地精灵: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璟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纯美   忧伤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女作家迟子建带着她美丽而忧伤的北极村童话和中国北疆最原始的风景走上了文坛,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别样温情而感伤的气息。在她纷繁复杂的小说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精心刻画的女性人物。迟子建一方面以充满诗意的叙述将她们描绘成从大自然中走来的纯美精灵,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着她们的忧伤,并以深邃的笔触探究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故事建构消解着这种悲剧。
迟子建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杨柳   李云翔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自然   迟子建   小说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中存在的文学批评也与传统意义上的形式主义批评存在差距,生态女性主义通常是由对整个生态文明的关注和对女性的认同而产生的,其关注的是男女两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迟子建的小说中构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在小说中有许多女性对现实的特有感受,展示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要建立万物平等的和谐新秩序的理念。本文将对迟子建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进行分析和讨论。
新时期女性小说叙事的赓续与新变
作者: 郑越予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王安忆   女性叙事   迟子建  
描述: 女性文学在新时期再次觉醒,在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叙事话语遥相呼应的同时也产生了赓续与新变。丁玲转向革命的独特姿态,使得很少有作家能对其独特的叙事话语进行更大的开拓;王安忆以现代城市为背景展现女性的欲望与挣扎,与张爱玲冷静叙述女性生存的小说创作形成隐隐呼应的态势;至于萧红那种诗意浓郁、旨归在美与爱的叙事追求,由迟子建在新时期后以温暖与爱相交融的乡土叙事继承并发扬光大。
论迟子建新时期底层写作中的城市底层女性形象
作者: 王忠信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人性   底层女性   苦难   迟子建  
描述: 进入90年代后,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城市底层女性的痛苦与不幸寄予了深切地关怀。在她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零作坊》和《泥霞池》等小说中,作家叙写了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但迟子建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光彩和顽强的生命活力,透露出缕缕温情。迟子建的底层写作,充满了现实关照和人道主义情怀。
论李集彬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阙路娣   来源: 泉州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母亲形象   人性美   少女形象   女性人物形象   湘西世界   文化特征   现代都市文明   迟子建   艾芜  
描述: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沉淀,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圈。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文化在作家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沈从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湘西世界,那里的一山一水都在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流淌于他的字里行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而又充满人性美的人间伊甸园;迟子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具有黑土地文化特征的北国乐园图,她手中持着的那盏温暖之灯引领我们在淳朴自然的北国世界中穿梭;艾芜的边地世界,仿佛有着铜墙铁壁,在阻隔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入侵,
从“他世界”到“她世界”:《边城》与《鬼魅丹青》之对比研究
作者: 张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自然空间   女作家   地理空间   建构世界   时空相关   女性形象   迟子建   翠翠   文化意蕴  
描述: 不可置疑,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试图建构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作者的想象与回忆。文本中创造的地理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这个空间与古老的传统、与过去的时空相关联,也与人类的未来相关联。他的人物穿行于这个世界之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化意蕴。"①作家沈从文在小说《边城》中,大量讲述了湘西苗族的生活习俗,甚至通过道听途说的苗家故事,复原了一个"文化湘西"。而身处北国的女作家迟子建,则以黑土文化为背景,创造了一个自己
关于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现象的对话
作者: 顾广梅   翟孔荣   来源: 百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一瓜   身体写作   文学传统   小说叙事   文学创作   王安忆小说   水上灯   女性书写   知识女性   迟子建  
描述: 时间:2014年5月17日18:00-22:00地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549教室顾广梅:新世纪十年来女性文学风起云涌,一面继承发扬上个世纪女性书写已经开辟出的深刻传统,一面又呼应着当下中国的新经验新故事,总的看来是开始逐渐辟出许多新质新象。其中既有女性
忧伤却不绝望的写作:读迟子建的《雪山的长夜》
作者: 孙巧莲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   茅盾文学奖   力量感   文学大奖   冬夜   鲁迅文学奖   河右   迟子建   秋夜   寒风刺骨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相较于一般女性文学的作家,迟子建的文章有些特别的力量感与厚重感,这一方面大概与她自己所生长的环境有关:她出生在中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另一方面与她自身的人生经历有关:她在而立之年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而在刚尝到爱情带来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