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身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论女性的自我觉醒:从《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说起
-
作者:
张晔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身体
自我解放
自我觉醒
-
描述: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姑爸、竹西、司漪汶、苏眉四位典型女性形象,她将这些女性放置在与男性的不断周旋中,来展示她们的苦难生活,从而揭示出女性由身体觉醒到灵魂觉醒从而完成自我觉醒的艰辛历程。同时,以苏
-
女性的“身体”和男性的“欲望”
-
作者:
罗惜春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电影
欲望
身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感悟到一些深刻的理性精神。身体与欲望是一个原始的话题,相对中国的保守来说它在电影中算是一个另类,但在姜文的电影中却是女性形象的共通之处,叙事策略的运用吻合了社会的审美需求。
-
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观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
-
作者:
杜坤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身体
女性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常常以中西方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然而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角度看,她笔下的中国女性是困在"形式上"的中国女性。为了尊重所要表达的作品主题,她无意识地
-
中国女性写作:另类的狂欢
-
作者:
于忠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
身体
女权
女性
-
描述:
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壮大。英国作家和学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法国社会活动家、作家西蒙.波伏娃等女性运动的先驱和女性文学的实践者,为世界女性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中国的女性文学就是在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浪潮中一次次蜕变演化,从身体到女性经验,书写着女人的认知、感受和体验。
-
话语、性别、身体:库切的后殖民创作研究
-
作者:
张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J.M.库切
身体
性别
-
描述:
J.M.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创作中,话语、性别、身体构成其后殖民创作的三个基本维度,从三个维度出发,库切建构起自己的文学大厦。从当前的库切研究来看,研究者虽然
-
家国之躯与角隅之体:五四女性身体观的两种表达
-
作者:
韩晓琴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青年》
身体
疾病
死亡
-
描述:
五四新文化时期是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得到广泛重视和提倡,女性身体解放被纳入时代解放的叙事中,女性解放的话语言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以《新青年》为战场,许多新文化领袖以
-
挣扎在困境中的女性:诺曼·梅勒早期小说研究
-
作者:
许梅花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诺曼·梅勒
困境
身体
自我追求
女性
-
描述:
作为一名美国犹太作家,诺曼·梅勒似乎并不专注于犹太题材的书写和犹太性的阐发,而是将自己的笔端延伸到美国最重要的文化政治事件中。但是在与他有关的众多事件和运动中,最让他始料未及的就是他卷入了上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女权主义运动中,并成了女权主义者们攻击最猛烈的中心目标。梅勒与女权主义者的结怨始于梅勒在公开场合和作品中发表的一些针对女人的过激言论。在国外,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梅勒作品较为著名的是凯特·米丽特,她在著作《性的政治》中专辟一章对梅勒的大男子主义进行批判;也有些学者对此有所提及,但都不够系统。在国内,
-
从绚烂到荒芜
-
作者:
何子英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遇
喷嚏
生活
欲望
身体
荒芜
女性形象
男人
小说
生命力
-
描述:
中国的小孩子,大约从记事开始,就免不了要与"狐狸精"相遇,夜晚不睡觉的时候,老奶奶的小狐狸精故事一定是最好的催眠曲;若是小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大人们往往也会使出杀手锏":再不听话,小心屋后林子里的狐狸精来把你捉走!"这招保管马上
-
Lili以各种化身生活 在叶锦添的潜意识中
-
作者:
王琅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每个人
生活
记忆
身体
作品
灰色
潜意识
女性形象
雕塑
-
描述:
在三影堂入口,有一张戴着墨镜的侧面女子肖像。尺寸巨大的海报放置在三影堂灰色的水泥墙外,在周围绿草的包围下格外扎眼。这便是叶锦添的摄影展《梦·渡·间》了。展厅中刻意营造了神秘的氛围,重金属风格的音乐让人有种眩晕感。没有标题的照片上,有面部特写,也有犹如电影般一帧一帧的片段,主角和海报上一样,全是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