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欲海中沉浮的女人们
作者: 苗欣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欲   电影   身体   性本能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电影中有关女性的性爱表述,力图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女性是电影银幕上不可或缺的形象,而电影本身与时代关系的密切性,使银幕女性成了观照现实女性的一个最佳途径。本文在对男女导演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的同时,将关注点始终落在女性的性爱表述问题上。这是以往对电影进行女性主义解读时的一个盲点,而争取男女平等的努力,最深层次、最艰难的是对性权力平等的追求。 第一章,“主流的”女性:被人为转移的激情。本章主要以谢晋电影为范本,由此透析被主流话语所湮没的女性情欲。主流意识形态对女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物哀视野下的身体意识:《雪国》与《金陵十三钗》中非传统女性形象的身体
作者: 李梓恒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哀意象   非传统女性   物哀   身体   符号化   身体意识  
描述: 物哀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其研究大多基于意象,文本架构等美学原理生成的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两部文本中的非传统女性形象,从身体意识觉醒的角度,探究物哀这一美学范畴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引出文本里的意象设置,情节架构是如何与人物本身的身体观相互关联,用身体意识的哲学观反思物哀这一美学范畴。
伟大的哈代: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哈代主要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的人性魅力探源
作者: 李金杰   来源: 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人性   女权主义   生命本能   身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哈代是一个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他敢于正视人自身的身体感官意识,敢于承认肉身之于文学的回归,从而能够洞察女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动因,即生命本能冲动引起的各种自我满足的欲望,并艺术地表达了这种人性的本质要求,使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源自生命本真的人性魅力,超越了他的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小日子”政治与欲望化书写——以《挣不断的红丝线》为例
作者: 张盈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欲望   女性意识   《挣不断的红丝线》   身体   日常生活  
描述: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论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的“凝视”与“反凝视”
作者: 李察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王尔德   凝视   反凝视   权力   身体   《莎乐美》  
描述: 女性身体、话语建构等"反凝视"策略来对抗菲勒斯中心的男权凝视,并向我们展示了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可贵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对于消解菲勒斯中心话语和颠覆男权文化统治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身体的隐喻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旗袍:中国20世纪初期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
作者: 师爽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文化   身体   旗袍   民族性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描述: 20世纪初期风行于上海的旗袍不仅仅是一件衣着,它还是中国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它通过在女性个人经验层面上对于身体的控制、自身的认同以及身份的确认,使新时期的女性形象得以建构;它在社会层面上,通过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研究
作者: 李妹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叙事   欲望   苦难   身体   女性   生命力  
描述: 身体是生命感受与生命存在的、体验的家园,对于女性来说,身体是她必须遭遇的一个复杂问题,女性的生命历程生育、哺乳、性爱无不依附于身体之上,其身体又成为种种礼教政治及欲力角逐的战场,承载着欲望与苦难。莫
怀旧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双妹”广告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的复兴
作者: 许凌娜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30年代上海   权力   身体   消费文化   怀旧   符号学  
描述: 近年来,随着昆曲热的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一系列的文化复兴中,民国时期的上海尤其引人关注。怀旧的发生机制决定了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只能在东西文化碰撞,过去与现在交融的时代产生。然而,学术界还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此研究的先例。正因如此,作者想在该领域作个尝试。“双妹”是一个起源于民国上海的化妆品品牌,当时在沪上红极一时。沉匿半个多世纪后再次登陆上海时声势浩大,引来众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广告以两位具有民国风情的女子作为主角,然而细细观赏,她们的妆扮又与当时民国上海摩登女郎的样子并不相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