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责任】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中西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王丽华
来源:
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古典悲剧
责任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西文化孕育了各自的悲剧意识,以不同的艺术形态及思想特征呈现出来。极限生存困境中的张力可催生出悲剧,张力的不同导致女性面临的困境不同,进而导致中西古典悲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同。文章先论述了中西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的差异,而后探寻了造成差异的成因,希望对读者深入认识中西悲剧特质有所帮助。
-
萨特自由哲学观视角下塞丝的自由之路
-
作者:
陈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自由
责任
《宠儿》
-
描述:
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家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世纪70年代黑人审美运动先驱们的感召下,莫里森用感情炙热的文笔和丰富多变的文学策略,不仅忠实刻画了勤劳朴实、勇敢无畏、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黑人形象,同时也真实展现黑人内心自卑、自身有缺点以及在白人文化主导下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等方面。身为黑人女性,莫里森更加关注黑人妇女的命运发展,通过刻画出各种各样的黑人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悲惨命运示以关怀,为她们的顽强斗争给予肯定。截止2012年,莫里森共创作十篇小说。《宠儿》(1987)助她荣膺诺贝尔文学
-
女性与战争——大陆当代抗战电影中的日本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林涛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电影
责任
战争
女性
受害者
-
描述:
本论文通过对当代大陆抗战电影的研究发现,近三十年来,银幕上的日本女性形象一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母亲、妻子、从军慰安妇以及女学生、女军官等相继登场,且复杂的人性逐渐得到表现。但另一方面,在这貌似不断变化的多元形象下却潜藏着作为战争受害者和大众消费对象的共同特质,而这一特质在无形中强化了日本方面存在的偏重强调自身是受害者的战争观,并暴露出此类电影对历史认知的不足。其实在战时法西斯主义的极权统治下,日本女性绝非只是战争的无辜受害者,她们同样是在"铳后"支持日本对外侵略的重要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
-
简析《飘》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程心怡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飘
责任
爱情
女权
-
描述:
文学作品《飘》通过对主人公思嘉和其他女性人物的形象描写,塑造出了一个勇于承担生活责任、大胆追求爱情、敢于反抗男权、对自己角色不断进行反思的女性群体形象,为推动二十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