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翠湘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惠特曼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外父系文化充斥着对女性的歪曲与敌视.检视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我们惊喜地发现,惠特曼对女性十分尊重.他以博大的胸怀、火热的情怀讴歌女性、赞美女性、同情女性,表达了男女平等的积极的女性观.惠特曼
男性视野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刘基女性题材诗歌研究
作者: 冯仙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刘基   女性题材  
描述: 刘基以深切的同情关注女性的生存和命运,然而我们用历史文化的眼光来考察却发现,刘基女性题材的诗歌在艺术形象和创作方法以及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理解上都渗透了传统社会男权文化的影响。
模拟之风与主流意识-许兰雪轩诗歌新论
作者: 张宏生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兰雪轩   诗歌   评述  
描述: 本文通过对古代朝鲜女诗人许兰雪轩作品风格及流传影响的考察,论述明代后七子李攀龙等人对许兰雪轩的直接影响,为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的传播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同时,说明女性作家在明朝中叶已经开始自觉溶入文学的主流,这就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主流和边缘问题。
唐太宗之贤妃徐惠诗歌综论
作者: 李海燕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应制诗   徐惠   女性文学  
描述: 徐惠是贞观后期深受唐太宗欣赏和信任的后宫嫔妃.她的诗歌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心声,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理想,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
论徐自华诗歌创作的发展与变革
作者: 韩磊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自华   诗歌   变革   发展  
描述: 徐自华早期诗歌多为清新委婉的闺阁之作,继承了传统女性诗歌的特点。在丈夫梅韵生去世后,她的诗歌里便多了一份哀伤的情感,并影响了其以后的创作。1906年徐自华结识秋瑾以后,在思想和创作上都产生了巨大
唐代女性出游诗歌论析
作者: 蔡靖芳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游   诗歌   唐代   女性  
描述: 唐代女性出游诗歌是唐代女性抒写自身出游见闻与思想情志的诗歌.与传统女性文学相比,女性活动于社会公共空间所留下的这些诗歌,内涵深厚有味,情感自适放达,除了一以贯之的相思离愁,更涉及山水纪游、应制奉
论徐自华诗歌创作的发展与变革
作者: 韩磊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自华   诗歌   变革   发展  
描述: 徐自华早期诗歌多为清新委婉的闺阁之作,继承了传统女性诗歌的特点。在丈夫梅韵生去世后,她的诗歌里便多了一份哀伤的情感,并影响了其以后的创作。1906年徐自华结识秋瑾以后,在思想和创作上都产生了巨大
无伴奏的天鹅之死:伊蕾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艰难回归
作者: 孟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女性意识   迷失   伊蕾   回归  
描述: 伊蕾曾以大胆叛逆的诗风震荡中国诗坛,然而其创造的现代叛逆之女性形象身上仍潜伏着很多传统女性意识,伊蕾诗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艰难成长的记录。
从三位女冠诗人看道教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 张远秀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李冶   诗歌   道教   鱼玄机  
描述: 在唐代女性文化圈内,女冠占擅一代诗坛风骚,这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也属罕见.从李冶、薛涛、鱼玄机这三位女冠诗人诗作的艺术特色,可看到当时道教的盛行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诗经》中女性美的表现
作者: 罗高兴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诗歌   源头   《诗经》   女性主义   古典诗词  
描述: 1《诗经》——女性美的源头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主义长河中,《诗经》无疑是水之源头,在305篇诗歌中,涉及女性的占1/3以上,它第一次广泛描述了与女性有关的内容,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周代女性生活的面面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