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觉醒】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生命的张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所以》与《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
作者:
宫彦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张力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和了悟,可以清楚地勘探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文明进程和达到的历史高度,也可窥探到社会的进步程度。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
-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舒
宋沛原
来源: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怪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觉醒
讽刺
女性形象
-
描述:
引言:《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是一部写鬼写狐的神怪小说,《聊斋志异》也是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现实的匕首和刀枪,它不但承载了一个个屡试不第落魄书生的梦想,更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觉醒的女性形象。
-
90年代以来的女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巩燕伟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绘画
觉醒
主体意识
原因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研究的女性形象于90年代伴随“女性绘画”的产生而产生,它们区别于90年代以前的中国女画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与男性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不同,它们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也是女性绘画走向自觉的体现
-
论《喜福会》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许文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中国传统文化
存在性
喜福会
自主意识
觉醒
母亲
种族歧视
女性形象
生存环境
-
描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觉醒期,是走向成熟与繁荣的阶段。此阶段涌现出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华裔女性作家,其中谭恩美是代表人物之一,且在当今华裔作家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
-
性觉醒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兴起
-
作者:
徐仲佳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女性作家
现代性爱
觉醒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解放
身份焦虑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自觉
-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诸因素中,性觉醒对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性爱思潮带来的性觉醒在1920年代撕开了数千年来男权意识形态的帷幕,使得女性作家具有了"为人"与"为女"的双重自觉
-
是死亡也是重生:解读《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死亡
-
作者:
王姝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代作家
觉醒
解读
死亡
作品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觉醒》发表于1899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遭受到了很多批评,早期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作品的名字"觉醒"简直就是讽刺,并且谴责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不可救赎的、不道德的怪物。可是后来的一些现代作家确把它视为珍宝,它成为女性主义作品的先锋。
-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
觉醒的振奋:“五四”女性文学的发生及特征
-
作者:
章琼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文学
觉醒
个性解放
权利
传统家庭伦理
庐隐
五四
-
描述: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女作家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虽曾出现过诸如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等知名才女,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女性被束缚在政权、神权、族权的强大牢笼中,丧失了女性的尊严与权利,在男权话语占绝对支配力的社会环境中,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其不过是男性中心文学传统的附庸而已,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中国女性文学是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勃然发生与兴起的。始于1917年的新文化运
-
《觉醒》中的阿黛尔需要觉醒吗
-
作者:
张燕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社会意识
自我意识
艾德娜
觉醒
丈夫
传统女性
女性文学
凯特·肖邦
小说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被视为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了19世纪末美国南部一位富商的妻子——艾德娜的自我意识、性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小说中的艾德娜因不满乏味的婚姻,憎恨社会强加给她的家庭主妇的角色,走出家庭,离开丈夫和孩
-
《觉醒》:追求与否定
-
作者:
曲美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艾德娜
女性话语
觉醒
女性自我
丈夫
小说
否定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有着世人眼中的美满生活。然而在一年的夏天,她遇见了劳伯特·赖勃伦,并与之坠入爱河,随之而来的是她在精神上不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