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
作者: 窦芳霞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女性意识   混沌   觉醒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生命的张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所以》与《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作者: 宫彦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张力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和了悟,可以清楚地勘探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文明进程和达到的历史高度,也可窥探到社会的进步程度。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
追寻爱的轨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回眸
作者: 赵文辉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描写   灵肉合一   觉醒   张扬欲望   女性文学  
描述: 文章对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情爱描写进行了回顾。女性作家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意识的探寻,虽然追寻尚无结果,但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实现美妙纯真、灵肉合一的爱情。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觉醒
作者: 苏莉雅   来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度   觉醒   工业化   母亲角色   生态主义  
描述: 凯特·肖班的长篇小说<觉醒>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被列入女性文学的经典.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现实主义、超验主义以及心理分析法来研究这部作品.然而,生态主义也渗透在小说的始终.本文通过分析父权制度下
女性的觉醒与呐喊──“五四”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和她们的文学创作
作者: 陈建维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崛起   觉醒   女性文学   女性  
描述: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女性的文学创作无法与男性相匹敌,只是到了“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女性个人的独立意识渐趋觉醒,于是出现了一大群女作家。女作家们以女性独特的眼光审视社会
《撞上门的女人》中宝拉的自省与觉醒
作者: 孙久荣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撞上门的女人》   自省   妇女运动   婚姻暴力   觉醒  
描述: 国内外有关当代爱尔兰作家罗迪·道伊尔的文学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而且大部分是以访谈和书评的形式出现,主要涉及创作背景、叙事技巧及语言风格、作家的民族精神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爱尔兰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在众多的评论中,对道伊尔的反映女性命运题材的小说《撞上门的女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凯莉·玛仕在《罗迪·道伊尔的“脏语言”和生活环境限制》一文中综述了道伊尔各部作品的的不同之处,她首次提出在道伊尔笔下“满口脏话”的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省”的品质。然而,也许是由于选题和篇幅的限制,作者只是对作家所有作品中主人公的“自
《秀拉》中黑人女性心理初探
作者: 张月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觉醒   黑人女性   困惑   心理扭曲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1970)建立了她崭新的身份。自从莫里森发表《秀拉》以来,她得到了众多批评家和读者的关注。凭借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叙述技巧,她在美国黑人文学界越来越受欢迎。1993年莫里森幸运地获得诺贝尔奖。尽管小说《秀拉》算不上她最出色的作品,然而也是其成功作品之一。《秀拉》获得了国家图书批评奖。莫里森深入到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中,以其完美的写作技巧展现了黑人女性的心理发展过程。 本论文从贫穷和种族歧视两个角度尝试性地分析小说《秀拉》中几个黑人女性的心理发
试论“五四”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惑
作者: 杜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困惑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的话语权,结束了过去被言说、被遮蔽的历史。女性意识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是女性解放的关键。女性意识的觉醒反映在文本上就集中体现在对女性压抑精神的反抗和对爱情自由、婚姻
从妇女主义视角解读《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救赎
作者: 安晓宇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他们眼望上苍》   觉醒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杰出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小说家。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赫斯顿是黑人女性和黑人文化的代表作家。在她的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创造了一位勇于在男性和白人主宰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身份的黑人女性角色。本篇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方面对《他们眼望上苍》展开研究。沃克提出妇女主义这一理论旨在为黑人女性文学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小说的主人公珍妮把她的三次婚姻当成自己实现梦想的垫脚石。即使生活在充满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社会中,珍妮也并没有接受社会强加给她的身份枷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凯特·肖邦《觉醒》中埃德娜婚恋悲剧的根源
作者: 田淑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   觉醒   本我   超我  
描述: 的要求之间的冲突,为她所处的年代的意识形态所不容,然而却引起了现代人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关注。《觉醒》是凯特·肖邦最著名的作品。自发表以来,该小说就因其对女主人公埃德娜的婚外恋情的描写,以及肖邦对她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