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说不尽的梅兰芳:纪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生100周年
作者: 任明耀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   中国戏剧   观众   京剧艺术   唱腔   梅兰芳   莎士比亚   霸王别姬   女性形象   民族艺术  
描述: 说不尽的梅兰芳──纪念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诞生100周年任明耀一真善美的化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最大功绩是在舞台上创造了“美”。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没有一个演员象他那样如此长久地深刻地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他是真、善、美的化身。作为一名男旦演员...
一腔一韵总关情:郑培英唱腔艺术赏析
作者: 沈瑞和   来源: 南国红豆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人物   戏曲演员   观众   唱腔艺术   艺术家   老师   杜丽娘   感情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戏曲演员,一要好声,二要好样貌。好声,嗓音清爽、甜美,亮丽而有靓气;音域宽广,高响低雄。俗称“一声压百丑”,此之谓也。好样貌,相貌靓丽,身材优美,修短适中,白里透红。这些是爹妈给的,或曰天赋条件。然而,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行家有云:“好声未必好听,好样貌未必好睇。”只是“鬼(口甘)好声”,
倪萍:自述与自视
作者: 倪萍   胡晔   王学锋   来源: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格   主持人   观众   人的个性   电视台   综艺节目   文化视点   女性形象   文化知识   艺术学院  
描述: 倪萍:自述与自视
恐怖与悬念——纪念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诞辰一百周年
作者: 爱民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角   诞辰   恐怖片   悬念   观众   摄影机   影片   下个世纪   电影导演   女性形象  
描述: 他曾被当代人评为最被低估的美国导演还被认为将不仅仅属于我们这个世纪。适值希区柯克诞辰10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希区柯克作品回顾展,并出版了许多书来纪念这位比其他任何导演更善于创造神话的大师。希区柯克的导演天赋是如此丰富和全面,他的导演生涯伴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线索,也许对希区柯克的研究将会持续到下个世纪。通常认为,电影导演的
主体意识与戏剧性结构的整体融合——我观《悲鸣三部曲》
作者: 刘光第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性结构   舞蹈语言   鸣凤   三部曲   观众   舞剧编导   歌舞剧   主体意识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描述: 四川省歌舞剧院演出的舞剧《悲鸣三部曲》(编导:刘世英、岳世果)以其动人的思想和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有人评价,“悲鸣”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民族舞剧的一条新路。能否作这样的估计,也许可以商榷,但它
港星塑造“扫黄先锋”
作者: 郭宁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姚莹   观众   正面形象   新剧   戏路   香港电影   天乐   扬明   黑社会   反色  
描述: 她们的堕落与转变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揭示。目前这部剧集正在引进内地,观众可一睹港警的扫黄过程及相关的内幕详情。该剧演员阵容强大,除了头号男女主演欧阳震华(饰江楚帆)和郭可盈(饰欧阳枫)之外,其他主演尹扬明、刘锦玲、郭耀明、姚莹莹也是颇受欢迎的艺人。
第五届梅花奖获得者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奖   戏曲演员   观众   创造角色   新时代   人物性格   内心情感   京剧表演艺术   白蛇传   人物形象  
描述: 冯玉萍是辽宁省沈阳评剧院的演员。现年29岁。1972年,她考入沈阳评剧院少艺班学习,得到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的指教,艺术上进步很快。1977年以来,曾先后主演了《洪湖赤卫队》《白蛇传》《断臂姻缘》《穆桂英挂帅》等十多出大戏。1981年,她正式拜花淑兰为师,又学演了花派名剧《牧羊圈》《谢瑶环》《梅香》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7年岁末,她随团来京公演新创编的评剧《风流寡妇》,成功地塑造了吴秋香这一在改革潮流中勇敢开拓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在表演中,她注重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和刻画人物性格,表
京剧大青衣杨至芳
作者: 罗维扬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京剧   青衣   中年妇女   观众   王昭君   湖北省   传统戏   新编历史剧   演出   京剧表演艺术  
描述: 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中又有细密的分支。扮演女性人物的称为"旦",细分为正旦、花旦、贴旦、彩旦、刀马旦、武旦、老旦等。正旦,又叫青衣,因传统剧目中所扮人物大都穿青色或黑色衣裙而得名。青衣大都扮演青年或中年妇女,表演上着重唱功。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以演青衣著
走过中日心墙
作者: 大滨庆子   来源: 意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东道主   生活   主持人   观众   日本人   长沙   会场   中国研究   心墙  
描述: 我是一名在中国生活、工作超过10年的日本人:1995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现在的单位做翻译工作,同时从事女性研究。由于长期在中国生活,我经常遇到一个颇让我困惑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方面,我是日本人,但我的思维已经有些"汉化"了;另一方面,我看起来像个
“失足”女:挽救,还是挽留?
作者: 唐元恺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之道   水浒   红楼梦   观众   经典   妇女运动   卖淫女   特殊人群   电话亭   潘金莲  
描述: 上月大过年的,我一朋友带韩剧DVD《拜托小姐》回父母那儿想合家饕餮,谁想他妈一看封皮便叫停。这位只信晚报和央视的老人家,用今年春晚的“事实”胜于雄辩——小品《午夜电话亭》男叫女“小姐”立感受辱:“骂人是不是,谁是‘小姐’了?!”嚷嚷着这韩剧可是讲“大小姐”的我那朋友,也还以其人之道:“报上公安都说啦,即便‘小姐’(卖淫女),现可叫‘失足妇女’,特殊人群也需尊重……” 韩剧不看,换了新《水浒》,可潘金莲“遇难”前,老人又“亮黄牌”了:本来她就不满武松当上阳谷县刑警大队长靠匕首而非拳头(打虎),更忍无可忍“叔
< 1 2 3 ...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