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西门庆】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潘金莲与王熙凤性格之比较
-
作者:
罗宪敏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性格系统
审美意识
人物性格
王熙凤
思维方法
性格结构
西门庆
潘金莲
曹雪芹
-
描述:
《金瓶梅》里的潘金莲与《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体态容颜、性格表象、遭际命运都颇为相似的两位女性形象。她们都一样的身材嬝娜、眉目俊俏、机变乖觉、巧言善辩;一样的暴戾骄悍、淫邪奸恶、刁酸狠毒、老辣无耻;一样的结局悲惨,或在夫亡家败后被赶出家门,横死刀下,或在家族衰败后被丈夫休弃,“哭向金陵”。但是,这两个外在表征相同的人物,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内涵。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她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性格系统,其性格结构的要素不同,方式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也不同,表现出了作者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审美意识。可以说,从潘金莲到王
-
《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谈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妇女问题
-
作者:
石麟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妇女问题
潘金莲形象
《金瓶梅》
历史地位
古典小说
时代意义
西门庆
人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一个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特定的堕落女性的典型,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早出现的、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被社会扭曲了的女性形象的代表。这一人物,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女性形象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意义和突出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要了解潘金莲形象的时代意义,必须把这一堕落女性的堕落过程纳入当时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考察,必须使人看到这一人物是怎样从“他们的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潘金莲的堕落,并不是阶级地位的下降,并非由社会上层堕入风尘。恰恰相反,她是由一个小市民家庭出身的正常的女孩子,被社会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