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英国文学史】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浅析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立莉
刘建青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玄学派
性描写
圣母玛利亚
邓恩
拯救世界
性自由
爱情诗
反叛精神
文学环境
-
描述: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主要以其爱情诗而著称,他的爱情诗写作技巧奇异,表达思想独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作为爱情诗的主体,邓恩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也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邓恩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不管是忠贞与善变、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还是高贵与卑微的女性,都可以在邓恩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中找到相应的根源,这也使他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正因为
-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莎士比亚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刘冬梅
来源:
短篇小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艺复兴时期
女性主义视角
生动形象
女权主义
解读
莎士比亚作品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莎士比亚在16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对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十分引人关注,尤其是那些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在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描绘时又增加了很多理想的成分,使得这些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说起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则是一个不可不提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凭借丰富的内容以及无穷的韵味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众所周知,一
-
莎士比亚笔下女性形象的人文主义寓意
-
作者:
郑素娟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欧洲文艺复兴
欧洲文学
罗密欧
《李尔王》
《暴风雨》
麦克白
新兴资产阶级
英国戏剧
鲍西娅
-
描述:
——明艳愉悦的青春女性1590~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他在这一时期共创作了3部悲剧,9部历史剧,1
-
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
-
作者:
彭莉琼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对比阅读
视界
爱情婚姻观
女权主义
独立自主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则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以《简·爱》为引子,读中外名著;二则通过比较东西方的女性及相关的文化,探讨女性之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价值观。为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探讨女性之美。2探讨女性相同或不同命运的原因,感受
-
评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邝江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女性生活
性观念
曼斯菲尔德
《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丁
纳特
五个女儿
克劳福特
-
描述:
在英国文学史上,简·奥斯丁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她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女性。作者所生活的地方是农村,受活动范围的影响,她的视野也基本局限在了农村。作者运用自己的笔墨,在敏锐的观察下对女性形象进行塑造,女性观念也逐渐形成。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女性观点主要体现在她的六部小说中,通过对女性的爱情婚姻进行描写,真实反映了英国的女性生活。在现实面前,作者对理想进行
-
性格决定命运:再读《简·爱》
-
作者:
崔莹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简·爱》
传世经典
夏洛蒂·勃朗特
创作模式
自尊自强
女权主义
罗彻斯特
草根阶层
孤苦无依
-
描述:
引言《简·爱》这部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佳作是19世纪中叶维多利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成名之作。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简·爱》开辟了女性文学的新纪元,作者大胆创新,突破当时以名媛淑女为主角的固定创作模式,塑造了一位生活在男权社会草根阶层,其貌不扬,孤苦无依却自尊自强,与男权主义斗争、捍卫女性尊严、追求女权平等的励志女
-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汀的婚姻观
-
作者:
许佐萍
曾国秀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理智与情感
威洛比
勃朗特姐妹
奥斯汀
英国乡村
光鲜亮丽
玛丽安
文学作家
-
描述:
一、引言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之一。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给大家留下了六部充满理性光芒的文学作品。细读她的作品,读者可以发现,它们描写的都是19世纪早期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家长里短,关注的都是女性的恋爱与婚姻。在当时的社会,父权制度盛行,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通过婚姻才能改变生活。奥斯汀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她没有像勃朗特姐妹那样通过小说创作来表达愤怒,而是"始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