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惠高潮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普列汉诺夫   苏联   文化传统   艺术效果   俄罗斯   瓦西里耶夫   当代   女性形象   战争  
描述: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而每个民族的文学也有“永不凋谢”的作品。在群星灿烂的当代苏联文坛,瓦西里耶夫就是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个数万字的中篇,叩开了通往群星之路的大门,使之毫无愧色地
悼念克尼碧尔一契訶娃
作者: 戈宝权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表人物   女主角   生活中   艺术   苏联   莫斯科   俄罗斯   表演者   女性形象   戏剧作品  
描述: 俄罗斯伟大作家契訶夫的夫人、契訶夫戏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最杰出的表演者、苏联著名的人民演員、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代演員当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克尼碧尔—契訶娃,在今年的3月22日以89岁的高龄离开
从舞台上的“阴阳颠倒”谈起
作者: 王若望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京剧   男女性别   戏剧   苏联   传统戏   梅兰芳   女演员   阴阳   中国戏曲  
描述: 对待艺术里的生活真实问题,不应该太拘泥于“实在”,首先应该考虑:从艺术的角度,它是真实的,是美的,是美的形象。为说明这个问题,我往往举我国传统戏里男女性别颠倒为例。中国戏曲里的女演男、男演女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象梅兰芳演的女性,是公认的艺术的女性形象,三十年代他去苏联演出,苏联的戏剧
新知
作者: 暂无 来源: 看历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政策   形象   年代   苏联   花瓶   宗教运动   中共   知识女性   中国共产党史   李汉俊  
描述: 20世纪30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首开"女禁",1929年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条例》中正式取消国家文官考试中的性别限制,为知识女性进入职业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到了1933年,"花瓶"作为政府机关女职员的代名词开始流行起来,一旦谈及女职员或女性从业问题,人们就会自然想到"花瓶"。而这样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