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艾丽丝·沃克】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
完整与和谐-《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黄安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生态女性主义
艾丽丝·沃克
自然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性文学作家,其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艾丽丝·沃克在其作品中关注的是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下的黑人女性,描写了苦难之下的黑人女性的觉醒和抗争,向黑人女性与自然这些受害者们表达了真切的关怀,成为了黑人女性的代言人。《紫色》作为一部描写黑人女性的文学作品,给艾丽丝·沃克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画上了浓墨的一笔。在该小说中,艾丽丝·沃克笔下的黑人妇女受尽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她们在压迫之下彷徨、挣扎,自然同样遭到人类的大肆开发。黑人妇女被赋予了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姐妹间
-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紫色》中黑人女性主体性构建:From Bakhtin’s Dialogue Theory
-
作者:
徐姣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建构
《紫色》
艾丽丝·沃克
巴赫金对话理论
-
描述: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美国文坛上最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小说《紫色》以其独特的书信体形式及鲜明的女性形象,感人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有研究价值。本文着重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阐释《紫色》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性构建。黑人妇女被称为“世间的骡子”,深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紫色》通过揭露和颠覆强加于其身的无语,通过对话完成了自身的主体性构建和独立自我的成长,群体间的交流也唤起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人公顽强不屈地追寻自我,打破了人与人,人
-
A Trilogy of Black Women's Growth: A Womanist Reading of Alice Walker's Short Stories
-
作者:
殷曼曼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性成长
妇女主义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艾丽丝·沃克(1944-),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及文学评论家。其中1982年出版的《紫颜色》是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是其“妇女主义”思想的详尽诠释。这部小说于1983年获得了代表美国文学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值得一提的是,沃克的短篇小说创作交织于多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过程中,在其文学成就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美国文学和非裔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先后发表了三部短篇小说集《爱与困惑》、《你不能征服一个好女人》和《伤心前行》。仅从其作品的题名上,我们就可以发现沃克对女
-
《我家族的庙宇》中的叙述视角之研究
-
作者:
李青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家族的庙宇》
叙述视角
艾丽丝·沃克
艺术特色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一位才华出众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刻画刚烈的黑人女性形象,着重描写她们实现自我的奋斗历程。继成名作《紫色》出版并引起轰动之后,沃克又于1989年推出现代史诗般的新作《我家族的庙宇》。此书充分展现了她的写作技巧特别是叙述策略。本文以叙述学中叙述视角为基点,力图从三个方面揭示小说由叙述视角而呈现的艺术特色。首先,小说采用多个叙述者从不同的视角下发出多种叙述声音,这些叙述声音相互补充、对立,从而形成一种对话。尽管作者利用多种叙述声音为黑人提供了抒发自己心声的机会,却由于各种不同的声音的
-
论艾丽丝·沃克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权主义思想
黑人女性美学
艾丽丝·沃克
黑人女性意识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一位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在美国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她曾积极投身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担任妇女运动的喉舌《妇女》杂志的总编辑。反对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一直是她创作的主题之一。在《紫色》、《梅里迪安》等作品中尤其体现了她鲜明而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黑人女权主义思想的多层次展现,二是在艺术形式上对黑人女性美学的建构。
沃克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她对黑人妇女生存状况的整体关注上。她不仅深刻地揭露了黑人妇女在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及阶级压迫下生存的艰难和痛苦,
-
从创伤理论的角度研究《父亲的微笑之光》
-
作者:
毛婷婷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创伤理论
艾丽丝·沃克
创伤的治疗
-
描述:
作为美国族裔文学的一部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美国文学的历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黑人女性作家开始崭露头角,艾丽丝·沃克,作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主要揭露了黑人女性在父权制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悲惨生活,赞扬了她们为了男女平等奋力挣扎与命运坚决抗争的精神。《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主要角色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创伤,在揭露创伤的同时,作者也描绘了创伤治愈的可能性,留给人无限的希望。小说中刻画了父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了非裔美国女性对于父权制和种族统治的抵制。本
-
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话语建构:以《紫色》为例
-
作者:
石沙西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话语建构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批评家,她曾被誉为“黑人妇女写作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人物。”’沃克在其作品中独创性地提出不同于白人主流女性主义的“妇女主义”(womanism)2,以实现黑人妇女的完整与生存。小说《紫色》发表于1982年,在美国引起关注和轰动,并于次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紫色》这部小说深刻揭露了黑人妇女的生存面貌,诠释了沃克的妇女主义话语建构。艾丽丝·沃克结合文学批评和文本创作,以自己的言说方式,用黑人方言英语这一黑人文学宝贵传统,挖掘黑人女性文学中百衲被这一美学传统,从话语建构
-
《外婆的日用家当》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
作者:
尚关祎晴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外婆的日用家当》
艾丽丝·沃克
民权运动
-
描述:
艾莉丝·沃克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大多反映深受社会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爱与恨,热情地歌颂她们顽强的生命力和她们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完整的斗争。《外婆的日用家当》讲述的是大城市女孩迪伊回到乡下与母亲、妹妹之间发生的一场冲突,冲突主要围绕着几件日用家当产生。表面上看,这是美国普通黑人家庭内部女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关系;实际上作者是以此为背景,充分体现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和冲突。本文采用独特的视角,运用新历史主义相关理论,探讨《外婆的日用家当》的历史语境。全
-
爱与拯救—《紫颜色》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任娜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颜色》
爱与拯救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发人深省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美国文学和文化新领域,形成了新思潮和新理论。从长远意义来说,黑人女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人们深层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加深了人们对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理解、认知与探究。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紫颜色》使她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黑人和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和生活经历使她切身体会到黑人妇女生活的艰辛。本文运用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对《紫颜色》进行解读,通过解读得出结论
-
论黑人妇女写作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
作者:
贾小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扬
佐拉·尼尔·赫斯顿
继承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作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第一位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小说于1937年出版。在这部小说中,赫斯顿打破了卑贱的黑人妇女形象的固有模式,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小说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奠定了框架。小说女主人公珍妮历经二十五年三次婚姻,终于找到真实的自我。赫斯顿被评论界认为是真实探索黑人女性心理的第一位美国女性作家。另一位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了赫斯顿的风格,并通过自身对黑人女权主义的理解使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