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梦:从非女性主义角度评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
作者: 吴梦颀   来源: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歇斯底里症   男权   非女性主义   自由   婚姻  
描述: 凯特·肖邦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先驱,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经常被评论界以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笔者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探讨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一种非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一小时的故事》。
从《作女》看当代女性写作的“叛逆”
作者: 刘玉瑄   张婷婷   邢爱芳   来源: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的个体   叛逆   作着才能感觉到蓬勃的生命   自由   恣情率性  
描述: 女性文学伴随着女性意识的日益崛起,成为文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范畴,带着自身的叛逆性逐渐在文坛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个时期的女作家普遍思想前卫,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的私语性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丽人”们用一种暂新的态度去创作一种另类的文本。作家的表现方式直接以对于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的怀疑,树立着鲜明的女性主义写作立场。我们通过张抗抗的长篇小说《作女》来详细的感知当代女性写作中的“叛逆话题”,去体会“作”这种叛逆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的震撼。
《你好,忧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作者: 翁姗姗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存在主义   荒谬   行动   他人  
描述: 《你好,忧愁》是法国20世纪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成名作。该书一经问世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它也因此进入学术界研究20世纪女性文学的关注视野。然而目前国内对这本小说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故事层面,甚至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作者个人的传奇经历上,从而忽略了对小说文本的研究。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法,对小说文本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归纳出小说文本中的三个要点。首先是塞西尔的“两个我”。在文中第一部分对“两个我”的出现与安娜的关系展开分析,以此论证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思想;其次是行动的意义。在
论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作者: 董颖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情节   女性话语   自由   女性   家庭观  
描述: 本文旨在分析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两部重要作品《索涅奇卡》和《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的女性话语。乌利茨卡娅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电影电视剧作家。她的作品已在俄罗斯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文学界也从整体上肯定了乌利茨卡娅对当代文学发展进程的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乌利茨卡娅的创作逐渐引起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也是从那时开始,女作家的作品慢慢成为众多文学论文和网络论坛争相评论研究的对象。今天,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已经成为俄罗斯当代文坛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作为当代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乌利茨卡娅具备了男性
栖居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兼论福克纳人物塑造的存在主义倾向
作者: 尹志慧   刘海林   来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欺   超越   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自由   《莱巴嫩的玫瑰花》  
描述: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莱巴嫩的玫瑰花》是福克纳创作巅峰时期的两个短篇。它们不约而同地诉说着一个试图超越自我、以摆脱自在地位对自为冲动的束缚,从而努力实现意识选择的绝对自由,但受到外部世界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作者: 柯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他者”   超越   自由   存在主义   存在  
描述: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坛的《恩主》(1963)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在美国》(2000),虚构作品贯穿了桑塔格整个的创作生涯,作者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种创作形式的重视,因此,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化目前的桑塔格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桑塔格的思想发展脉络。在桑塔格的虚构作品中,以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的思想
女性的自觉、自救与自由--五四时期湖南妇女运动述论
作者: 胡建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自救   自由   女权主义   五四时期   自觉  
描述: 该文以五四时期为切入口,论述了湖南妇女运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等问题.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理清五四时期湖南妇女运动的发展线索,并尽量从湖南这一局部地区探究全国妇女运动的发展规律.同时,在方法论上,力求为处于薄弱环节的地方妇运史的研究作一些初步的尝试,在叙论结合、点面兼顾、纵横展开方面有所探究.
香奈儿的态度
作者: 简单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设计   买下   灵魂   自由   原创精神   衣服   态度   人物传记   女性  
描述: 很喜欢看人物传记,特别是传奇女性的传记。《香奈儿的态度》在包里放了有一个多月了,可惜一直因为繁杂的事情太多,让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看完。
自由的飞翔——知识经济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飞翔   春风   戒律   自由   话语空间   福音   多元语境   女性文学   传统文学  
描述: 自由的飞翔——知识经济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论约翰˙傅傲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女性性意识的再现
作者: 周倩瑾   来源: 清华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女性二分法   约翰˙傅傲斯   自由   法国中尉的女人   历史学後设小说   女性歇斯底里症   新女性  
描述: 本論文探討在歷史學後設小說(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的敘事結構,約翰.傅敖斯透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與維多利亞時代作歷史對話,並運用後設寫作策略,將莎拉(Sarah Woodruff)描寫成一位反抗性約束,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來批判父權社會對女性性自主的壓迫。本文引用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研究作為理論依據,分析當時女性在自我發展與性附屬的困境。 第一章援用琳達.哈琴(Linda Hutcheon)對歷史學後設小說的理論分析小說結構,以闡釋傅敖斯在與歷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