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还乡之路:《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姜剑   来源: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还乡》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生态伦理   和谐  
描述: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D.H.劳伦斯笔下的几位女性
作者: 田蓉   来源: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平衡   本性   自我   自然   D.H.劳伦斯  
描述: 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违反自然自然本性 ,人们受到假象的蒙蔽 ,生命力遭到削弱。人类要复兴 ,就应正视自身真正的本性 ,在人、自然及社会中建立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曾繁仁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文化   机械论   生态女性主义   有机论   自然  
描述: 妇女与自然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将自然等同于一个哺育着的母亲,这个等同将妇女与环境及生态变迁史联系了起来。女性的地球位于有机宇宙论的中央,这个宇宙却被科学革命和近代早期欧洲兴起的市场取向的文化所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威廉·华兹华斯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对比研究
作者: 张蕴琪   来源: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生态女性主义   艾米莉·狄金森   威廉·华兹华斯   自然   女性  
描述: 自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被加以描述。其中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领袖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颂自然,崇尚自然,清新而深刻,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
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歌唱者
作者: 翟润蕾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生态女权   地域文化   土地   自然   女性  
描述: 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从《风中一瞬》探析布林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王倩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中一瞬》   安德烈·布林克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自然   种族   女性  
描述: 。在这部小说中,布林克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为背景,将自己毕生关注的“爱情、生存、种族”这三大主题与南非社会突显的三重关系“男性与女性、白人与黑人、人类与自然”交织在一起。小说所描绘的白人
多丽丝·莱辛再认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父权制下的压迫
作者: 薛晓颖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   大男子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主题具有多样性,从宏观的种族问题到细微的男女私人情感,从对异域情调的情有独钟到对本土的都市“自由女性”生存问题的关注,无不诉诸她的笔端。而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她的获奖原因是,“因其将自已的怀疑,激情以及想象力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综观我国对莱辛的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大都从女权思想、女性生存、女性形象和艺术手法等角度切入,而对其生态意识和生态关怀关注不够,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发表的论文只有山东大
穆时英的都市人生与川端康成的自然人生
作者: 吴梅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感觉派   都市     自然   现代   古典  
描述: 穆时英与川端康成分别为中日新感觉派文学主将,尽管他们的文学活动不仅仅限于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但都与新感觉有着千思万缕的关系,都主张将西方现代派与本土文学传统结合起来,走东西结合之路,但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以及不同的精神个性,两位作家在感觉形态上、思维方式上、审美趣味上乃至情感所趋、关注对象上都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意象、人物形象、意境、意味四个方面对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平行比较,阐述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特质,以期能对两位作家的文学审美价值及其文学贡献有所新发现,从而确认了两位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曼斯菲尔德伯纳尔系列短篇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媛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生态女性主义   伯纳尔系列短篇   自然   女性   男性中心主义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以五部短篇小说集赢得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她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高超的创作技巧,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彻底改变了二十世纪的英国短篇小说。故长期以来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和“短篇小说的乔伊斯”。 伯纳尔系列短篇因其淡化的情节,细腻的笔法,散文诗般的行文被称为曼斯菲尔德的独创性成果。作品以新西兰为背景,如实记录了“生活的片段”。曼斯菲尔德是位风格独特的文体家,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关注其新颖的写作技巧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少有学者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其
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和困境
作者: 彭慧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   自然   男性   女性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由当代妇女运动与环境运动结合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拉开了当代环境运动的序幕。女性主义运动也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迅速超越传统范围。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或者毁灭》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自此,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在西方迅速发展传递开来。 该思想分为不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卡伦·J·沃伦、卡洛琳·麦茜特、苏珊·格里芬、范达娜·席瓦、瓦尔·普
< 1 2 3 ... 11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