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美国黑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宗教根源,圣经主题——再读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王允曦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
宗教
美国黑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西方浓重的基督教根源是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中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宗教根源,而基督教的圣典《圣经》中耶稣救赎世间,追求美好家园的主题也同样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所揭示的一个主题。在美国黑人女作家笔下,主人公们
-
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
-
作者:
丁涵
高文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女性意识
新黑人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黑人文学
美国黑人
珍妮
-
描述:
赫斯顿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是美国众多黑人女作家中争议颇多的一位。她有谜一样的人生,让人无法解答。她一生都致力于黑人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他们眼望上苍》是她毕生四部小说之一
-
黑人妇女主义的彰显:《外婆的日用家当》评析
-
作者:
刘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彰显
母亲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小说集
作品
美国黑人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早期的一部作品,收入在作者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母亲的花园》里。《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虽然没有宏大、激烈的场面描写,但是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的一次会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通过短篇小说集
-
浅谈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及审美文化研究
-
作者:
黎裕华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作家
黑人民族
汤亭亭
女性主义文学
黑人女性
审美文化研究
美国华裔作家
美国黑人
莫里森
性别意识
-
描述:
一、绪言美国黑人文学具有黑人民族与美国民族文化的双重特征,以反对封建压迫与奴隶制度为主。由于美国黑人女性承受着性别和种族的两种压迫,所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长期以来一直不被文坛所重视,甚至游走在文学
-
生存转向与美国左翼儿童文学的勃兴
-
作者:
王予霞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阵线
性别角度
儿童文学创作
冷战期间
托尼
麦卡锡
儿童图书
左翼文学
维茨
美国黑人
-
描述:
目前国外学者对美国左翼文学的研究逐渐摆脱"红色30年代"和"人民阵线"等特定时代的框定,不断发掘新史料,拓展跨学科研究的视阈。葆拉·拉比诺维茨(Paula Rabinowitz)从阶级与性别角度解读旧左翼女性文学,并触及了这些女作家在冷战期间的生存状况。
-
浅谈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张新勇
李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作家
三次高潮
黑人民族
美国废奴运动
女性主义文学
黑人女性
《所罗门之歌》
美国白人
美国黑人
黑人奴隶
-
描述:
引言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黑人文学迅速崛起,由于它兼具美国黑人民族与美国文化的双重特征,以反对奴隶制、种族歧视等内容为主,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分支的黑人女性文学,从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