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美国电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论严歌苓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刻画
-
作者:
李新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宿命感
生存状态
编剧协会
小说作品
个人倾向
作家协会会员
美国电影
严歌苓
异常清晰
-
描述:
作为当代文坛著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严歌苓既是备受影视青睐的原创故事圣手,也是金牌影视编剧,她近年来接连创作了《铁梨花》《幸福来敲门》《梅兰芳》《金陵十三钗》《归来》等影视作品,获得赞誉无数,现为美国电影编剧协会会员。然而两相比较,笔者个人倾向于阅读严歌苓的小说作品更甚于欣赏其影视作品,严歌苓自己也曾说过:
-
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评析
-
作者:
孙婷婷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男权社会
女性特质
不平等
娜拉
美国社会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自从2001年上映以来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电影通过对金发尤物艾利的喜剧人生的描绘,诠释了男权社会的隐性不平等对艾利的影响和阻碍,继承了英国女作家莱辛开创的女性主义道路,通过轻松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塑造了一个快乐、积极向上的美国甜心,采用明褒实讽的手法批评了美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压抑女性自我意识的不平等和歧视,但由于男权社会从根本上无法解决娜拉出走之后的问题,只能给观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
黑色电影中的“蛇蝎女人”
-
作者:
少彤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诱惑
黑色
法兰克
社会
双倍赔偿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电影评论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蛇蝎女人就是所谓的美丽坏女人,银幕上她们以勾引、诱惑、毁灭男性为己任。黑色电影(FilmNoir)是法国评论界对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美国电影现象的描述,首先使用FilmNoir这一名词的是法国作家兼电影评论家N·法兰克。顾名思义,黑色电影视觉上以黑为主,夜景戏远多于白天戏,以老式的侦
-
玛雅·黛伦对“先锋”的阐释
-
作者:
刘剑梅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玛雅
仪式化
艺术家
先锋性
个人主义
先锋派
美国电影
艺术形式
女性形象
-
描述:
以大拼盘、大杂烩著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并不崇尚先锋性。在商品化潮流的冲击下,先锋小说和先锋电影几乎面临绝迹,不知是养育它们的土壤已经变得干涸,还是它们自身已走到了尽头,对动荡的社会失去了关怀与批判。然而,即使在先锋派已不再时髦的今天,我仍然无法忘却玛雅·黛伦(Maya Deren,1917-1961)的电影。讲求实际而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