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美国妇女】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是社会规范的叛逆者还是遵循者?:从文化视角看《觉醒》中单身女人赖茨的生存模式
-
作者:
叶英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美国妇女
凯特·肖邦
-
描述:
在凯特·肖邦的《觉醒》中,赖茨小姐总是被当理想女性形象的对立面。考诸19世纪美国社会中与女性相关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法律概念等文化语境,分析单身女人赖茨小姐之生存模式,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社会规范的遵循者而非叛逆者。
-
论美国妇女运动的新发展:从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谈起
-
作者:
余红顺
杜朝明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拉里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
描述:
2008年,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虽然告负,但从她身上,人们可以看到美国妇女为争取自身权利作出的巨大努力。经过两次女权运动浪潮之后,美国妇女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美国女性所追求的男女平等一定会实现。
-
从希拉里看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变迁
-
作者:
余红顺
毛文艳
来源:
河套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地位
希拉里
女权运动
美国妇女
-
描述:
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遗憾告负。但从她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美国妇女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所付出的努力。本文在回顾美国女权运动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妇女在争取自身政治权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出随着美国妇女运动进一步发展,美国女性所追求的"男女应拥有平等的权利"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
神话与典范的背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的生活现实
-
作者:
曾文洁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
美国妇女
郊区主妇
-
描述:
对于学术界和普通民众而言,20世纪五十年代只是一个平淡,保守和思想趋同的年代,缺乏二战期间以及风起云涌的60年代的扣人心弦。战后妇女常常被归类为压抑顺从的郊区家庭主妇。在惊世之作《女性的奥秘》中,贝蒂.弗里丹首次提出了“无名之困惑”,因此20世纪50年代经常被看作是传统家庭生活的体现以及“女性的奥秘”的代名词。然而,“郊区主妇”的形象却是简化了战后妇女的多样性,把多维的复杂形象简化为郊区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单一形象。当其中的一部分妇女符合这个形象,绝大部分的妇女却是有大量的生活选择。在“女性的奥秘”盛行的时
-
从《啊,拓荒者!》看西进运动中美国妇女的嬗变
-
作者:
叶英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拉.凯瑟
《啊
美国妇女
西进运动
拓荒者!》
-
描述:
以《啊,拓荒者!》中两个女性人物为例,揭示镀金时代这一阶段的西进运动对美国妇女的影响,指出当时的主流社会坚持传统,认为集"虔诚、贞洁、顺从、居家"等品德于一身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虽然西部老一辈女性也极力维护这样的传统,但在西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女性却偏离了传统。拓荒岁月的艰辛迫使她们走出家这个"女人的领域",在外面的世界里像男人一样地奋力拼搏。同时,也给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她们有机会充分展示她们作为人的才干,而不仅仅是社会定义的"女人"的才能。这样成长起来的她们,自然有着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女性以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