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声音的发掘地——《闺塾师》
作者: 郭欣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史观   闺塾师   缠足   才女文化  
描述: 《闺塾师》基于对“五四”妇女史观的反叛与修正,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上层社会中的“才女”为研究对象,引述大量女性话语,罗列众多社会现实,通过对“缠足”、女性教育、才女文化等问题的深入细致分析,论证
女性声音的发掘地——《闺塾师》
作者: 郭欣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史观   闺塾师   缠足   才女文化  
描述: 《闺塾师》基于对“五四”妇女史观的反叛与修正,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上层社会中的“才女”为研究对象,引述大量女性话语,罗列众多社会现实,通过对“缠足”、女性教育、才女文化等问题的深入细致分析,论证
女性声音的发掘地——《闺塾师》
作者: 郭欣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史观   闺塾师   缠足   才女文化  
描述: 《闺塾师》基于对“五四”妇女史观的反叛与修正,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上层社会中的“才女”为研究对象,引述大量女性话语,罗列众多社会现实,通过对“缠足”、女性教育、才女文化等问题的深入细致分析,论证
妇女口述史下的近代女性缠足
作者: 尹立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女性   口述   缠足  
描述: 妇女口述史是女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女人自己说话”,通过女性自己的声音,讲述女性自己的历史感受。以女性的视角,考察历史的足迹。不论是缠足,还是反缠足,她们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她们要受到男性婚姻观和男性审美意识的控制,缠足难,不缠足也难,缠缠放放,都真实地投射出那个时代的影子。
缠足文化透视女性的审美观
作者: 刘洁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众   缠足   依附  
描述: 缠足文化历来是传统女性研究中受到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关于缠足的产生,固然有社会层面的客观原因,但其后来的广泛流行也有女性自身的主观因素。本文旨从缠足文化中所反映的女性审美依附性和从众性心理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近代中国缠足女性身体解放研究新探:以山东省淄博市部分村落为例
作者: 侯杰   赵天鹭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解放   妇女运动   放足   缠足  
描述: 文章基于在山东省淄博市进行的缠足女性田野调查资料写成。通过对她们的口述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其他文本,作者试图阐释由缠足女性"自我言说"构成的妇女身体解放的历史,力求更准确、细致地把握缠足女性思想观念与习俗的转变以及为解放战争所做出的实际贡献。
缠足的前生今生
作者: 王剑   来源: 兰台内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缠足   南北朝   旧社会  
描述: 追根溯源 给中国妇女带来巨大痛苦的缠足,究竟起源于何时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有南北朝说,也有五代南唐说,总之在南宋年间已积习成俗,到清末已有千年之久了。
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
作者: 杨兴梅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近代中国社会   妇女运动   反缠足   缠足  
描述: 近代中国缠足与反缠足两种观念曾长期竞争 ,至少到 2 0世纪 30年代 ,小脚美的观念在民间仍广泛存在 ,而天足女性及其家庭则往往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的观念有力地影响到女性在婚姻方面的选择能力和选择
近代中国反缠足的努力与成效述略
作者: 杨兴梅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国家与社会   妇女运动   反缠足   缠足  
描述: 本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近代中国缠足的行为及反缠足的运动双方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平等看待,以档案和当时报刊材料为基础,主要从社会和思想两个视角进行考察。全文基本以时间为序,首先探讨不缠足运动
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从缠足到才女写作
作者: 刘雪梅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写作   明清   缠足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伴随着西方社会性别运动和思潮所引发的对既定观念系统质疑的背景,社会性别理论产生并逐渐发展为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同性恋研究以及族群研究等领域里进行跨学科研究所运用的方法论。随着社会性别研究的不断推进,对于性别问题的探讨逐渐在不同层面上获得了合法性和学理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社会性别理论进入中国学术视野,作为跨文学、历史、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逐渐深入到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些领域,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学者将社会性别理论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