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杨灿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斐尔前派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创立于1848年的拉斐尔前派运动涉及到绘画与文学两个领域,就其绘画而言,它走出了学院派绘画的束缚,打开了一篇清新的视野,拉斐尔前派是西方绘画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画派之一,在英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诗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绘画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是西方绘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中都离不开女性形象。在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作为西方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始终与时代和艺术家的艺术密切相连。女性形象不仅是艺术家表现个人
女性缘何更多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
作者: 董婉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题材   绘画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是绘画作品中永恒的题材。几乎任何一位绘画大师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关于女性的绘画作品。女性吸引着画家对她们投以更多的关注目光,并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画家们用画笔描绘着她们的温柔
哈代笔下的“窈窕淑女”——探哈代三部主要小说中的三位女性的崇高
作者: 芦莹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悲剧   绘画   女性人物  
描述: 托马斯.哈代作为蜚声英国文学历史上的著名小说家,白他的众多小说问世以来,就一直引起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兴趣,关注,欣赏以及争议。在长达25年的小说创作中,哈代共陆续发表了14部小说,始于最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田园小说《在绿荫下》直至逐步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威塞克斯小说”。在浩如烟海的哈代小说评论中,曾有各不相同的角度试图诠释他的艺术原则,创作技巧,人物塑造,主题意义等等。本文则采用著名古典文论家朗吉努斯提出的美学概念…“崇高”,力图探讨哈代3部主要长篇小说…《远离尘嚣》,《还乡》及《德伯家
红颜 古代女子画集
作者: 天闻角川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插图   作品集   中国   绘画   现代  
描述: 本书是一部原创插画作品合集,是一部以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的优秀女性形象为主题而创作的插画作品集。收录了呀呀、景殊、李堃、ENO.等知名插画家创作的插画作品。风格各异的作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用自己独有的手法,对传说中的红颜形象进行了独特的诠释。整本画集画风唯美精致,极具欣赏价值。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普及古典文化的作用。
走进名家工作室年迹·甲午年 薛林兴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绘画   现代   仕女画  
描述: 本书收入了作者薛林兴多幅中国仕女画作品,传统的题材,以丰腴的体态,娇媚的神情,若雪的肌肤,华美的服饰,色彩浓艳,用笔洒脱豪放,率意随情,令人耳目一新。当代题材女性人物为主,动态或端庄,或妩媚,或优雅,或清纯。
Photoshop CS中文版绘画技巧与典型实例
作者: 丁靥   来源: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象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   应用软件   绘画  
描述: 本书共6章21个实例,介绍了各种简单造型物体、较复杂造型物体、复杂造型物体、物体质感和女性人物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劳特累克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月秋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   90年   女性形象   红磨坊   后印象派  
描述: 在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诸大师中,劳特累克的绘画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最多的,而其中又以对红磨坊的风尘女子的描绘最为丰富,它构成1890年以来劳特累克绘画中反复出现的又一个崭新的主题。蒙马特的红磨坊是
布格罗绘画女性形象风格研究
作者: 姚家明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格罗   唯美   绘画   女性形象   忧郁美  
描述: 十九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现代社会格局形态基本形成,科学技术和思想领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以威廉·布格罗为首的学院派绘画一方面代表了古典主义绘画的正统地位,掌控当时的官方
漱石文学における「絵画」の意味:第一の三部作『三四郎』、『それから』、『门』から见て
作者: 林慧雯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目漱石   在那之後   三四郎   绘画  
描述: 以戀愛小說的角度去分析夏目漱石的前期三部作品──『三四郎』、『在那之後』、『門』的論述十分地常見。然而,若是仔細地閱讀『三四郎』,就能發現作品中其實洋溢著繪畫的雰圍。作品中不僅時常出現實際存在的繪畫,就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們都具有繪畫的才能;真實與虛構的畫家輪番被提及,如同繪畫般的場景也不時點綴其中,更不用說作為小說結尾的『森之女』這幅繪畫的展現更為『三四郎』增添許多繪畫的氣息。正因為如此,『三四郎』也被譽為『繪畫小說』。但是在這三部作品中,並不只有『三四郎』中出現充分的繪畫場景,在『在那之後』及『門』之中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