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奥斯丁、福克纳作品中的悲情女性形象研讨
作者: 郭红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悲情女性形象   威廉·福克纳  
描述: 简·奥斯丁和福克纳都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文学思想在社会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两位作家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悲情女性形象,这与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及作者的经历紧密相关。从关注女性角度,对不同作家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论奥斯汀的女性自我意识
作者: 别尽秋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描述: 奥斯汀作为优秀的英国女性作家,创造出一系列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作为英国女性文学的传承之一,奥斯汀在其作品中展露了她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从奥斯汀的生活背景,金钱观念,婚恋观念,男女平等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她的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之比较
作者: 王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女性观   简·奥斯丁  
描述: 张爱玲与奥斯丁是东西方文学史上各具特色的女作家,二人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女性书写经验,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身为女性作家,两人在发现并把握女性心理世界、生存状态、生活背景和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各自表达出对普遍永恒的人生悲喜剧的思考。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统照下的女性婚恋观、女性地位、女性意识之异同进行论述,从中体现出两位作家对女性理解包涵的人性关怀。第一章比较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的异同。第一节首先简述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节在此基础上比较得出二人婚
璞中之玉:简·奥斯丁笔下的爱玛
作者: 安琦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势利   爱玛   自负   简·奥斯丁   自省  
描述: 小说《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艺术成就最高的、最成熟的完美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女性人物,其中她笔下的主人公爱玛既可爱又带有明显缺点。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把爱玛自负、势利、冷酷无情的缺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使爱玛在奈特利先生地指引下重新接受教育,从自省中不断反省自己的错误,最终使爱玛成为其作品中塑造得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简评19世纪英国文坛巨匠简·奥斯丁
作者: 赵宝山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话语   简·奥斯丁   19世纪英国文学   女性文学   喜剧人物形象  
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伴随的社会转型,19世纪英国出现了以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克思称他们为"出色的一派小说家",并指出他们揭示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的真理"。其中,处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她连接了18世纪英国写实主义小说和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使得英国写实风格的小说在浪漫主义鼎盛时期没有中断,对英国19世纪及以后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对《傲慢与偏见》的超越
作者: 李素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夏·勃朗特   女性主义  
描述: 《简·爱》和《傲慢与偏见》分别是夏·勃朗特和简·奥斯丁的成名代表作。作为19世纪英国文坛两位极其重要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在其作品中首次表现出女性主义思想,对英国女性文学的产生起了开创性的作用;而夏·勃朗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超越。
从女性形象解读《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杨晓慧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卢卡斯   《傲慢与偏见》   人格平等   简·奥斯丁   纳特   戏剧大师   形象解读   绿蒂   西方文学史  
描述: 《傲慢与偏见》塑造了多位敢于争取人格平等和自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比三组女性形象鲜明地表现了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在西方文学史上,许多评论家对简·奥斯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将她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比肩而论。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刻画了六个个性鲜明、思考独立的年轻女性,使女性摆脱了脸谱化的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对比能够清楚地认识奥斯丁传递出来的女性意识。一、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伊丽莎白与夏绿蒂·卢卡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女性意识
作者: 徐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魅力   女性观   勃朗特姐妹   简·奥斯丁   维多利亚时代   自身弱点   洛斯   乔治·艾略特   心胸狭隘   斯蒂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女作家们以独特视角反映了妇女从属于男性的被压抑状态及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代的如简·奥斯丁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赞美,勃朗特姐妹呼吁女性独立。乔治·艾略特基于对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的反思,有其独特性。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备受许多批评家和女性主义的争议。她在男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