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简·奥斯丁】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宋晓晗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的第四部小说,是其所有小说中,思想最成熟、人物最有现代感的一部.作者通过对女主人公范尼的描写,发出了其女性主叉的呼声,并深深质疑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
简析简·奥斯丁和张爱玲作品异同的原因
-
作者:
范丽娜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简·奥斯丁
-
描述:
张爱玲和简·奥斯丁虽然身处不同的文明系统,不同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但她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她们各自高超的创作手法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让她们那曲折、美丽的爱情和婚姻故事震撼着一代代女性的心灵,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着力于分析两位女性作家作品中赋予主人公不同命运的原因,重点分析她们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文化社会氛围方面的不同对她们的创作之路产生的重要影响。
-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年长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罗志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年长女性形象
艺术审美
-
描述:
从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来看,简·奥斯丁的出现是引人瞩目的。她在创作中一直关注女性的命运,将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和边缘地位的女性推到台前,把女性问题当作创作的主题。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女作家,奥斯丁通过其笔下一个个生动的婚恋故事,特别是那些个性鲜明的年轻淑女们为了摆脱被压抑的处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诠释着自己对女性意识的独特理解。与光彩夺目的年轻女主角们相比,那些青春已逝、容颜已老的年长女性们虽然不是焦点人物,却依然是奥斯丁作品中“女儿国”世界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们同样是奥斯丁表达自己女性意识的媒
-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一直是以被叙述和被窥视的对象而存在的,女性在男性作品中不是“天使”,便是“魔鬼”。18世纪末的英国女作家,几乎全都以男性社会的眼光去审视女主人公,把其生活局限在一个为男性所认可、感兴趣的领域内。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却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从而解构了男权中心主义,表达出自觉而明确的女性意识。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突出表现了女主人公自尊自立、争取平等与自
-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傅桂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性形象
-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作为简·奥斯丁特定时期的作品,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和简·奥斯丁的其他作品比较而言,本书情节更为复杂,突发性事件更加集中,社会讽刺意味也更加浓重,更能代表简·奥斯丁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笔者通过对《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文本细读,探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强烈的女性意识,系统展开论述简·奥斯丁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从而凸显《曼斯菲尔德庄园》在简·奥斯丁女性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再次肯定简·奥斯丁为建立一种女性写作传统而作出的开拓性贡献。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分为三
-
父权制下奥斯丁小说的中老年女性角色研究
-
作者:
饶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中老年女性
简·奥斯丁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十九世纪的知名女作家,简·奥斯丁擅于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幽默的笔触描绘周围的小世界。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狭窄、情节简单,却能够在简单的场景中塑造出经典的人物角色。本文以奥斯丁小说中的中老年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权制下女性地位低下的根源,深入分析父权制在性别角色、婚姻选择、教育权以及财产权方面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奥斯丁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在女性意识方面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奥斯丁通过对中老年女性的形象塑造展现了其在女性意识和自我意识方面的觉醒。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简·奥斯丁及其作品。通
-
丁玲早期作品与简·奥斯丁作品比较研究
-
作者:
赵星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丁玲
作品
比较研究
-
描述:
丁玲与简·奥斯丁是近现代中西方具有转折意义的女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突破了各自国度已往从男性视角叙写女性生活、命运的传统,而从女性的视角,运用独特的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如丁玲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等,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爱玛》、《劝导》等,都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关注了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两位作家作品在创作题材、主题思想、主要形象和创作方法上的这种突出的相似性,正是我们对她们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然
-
淑女视域中的男性角色:奥斯丁小说形象研究
-
作者:
刘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角色
简·奥斯丁
婚恋观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她继承文坛前辈的优秀传统,以卓越的才能和优雅的语言天赋,创作了六部传世名作,即《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和《劝导》。本文对六个文本作全面观照,着重分析其笔下的男性形象,概括其淑女视域中的男性观念及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第一部分,论述男性角色在奥斯丁小说世界的重要性。男女两性,既是相对独立,更是相互映衬﹑依存的人类一体之存在。他们的性格特质和所显示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价值观和世
-
简·奥斯丁《劝导》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郭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导》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简·奥斯丁(171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短短的一生中,她共创作出六部完整的小说和三个未完成的故事片段。表面看来,奥斯丁的作品是在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其实她在小说中从她特有的女性主义角度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她不但对一些女性人物进行了详细描写,而且通过这些女性人物的特点突出了其能力和地位的提升。文学评论者对奥斯丁的名作都进行过了分析和评论。但是,迄今为止,对《劝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笔下的女性的婚姻观、金钱观上,而对《劝导》中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值得现代女性借鉴
-
The Image of Emma Shaped by Irony
-
作者:
王红丽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反讽
-
描述: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性小说家。她先声夺人,在小说创作中率先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呼声。长期以来,女性被剥夺了在智力和文化上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世俗偏见认为,女性无论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中都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自由的意志。而奥斯丁一生共创作的六部小说均把年轻的女性作为第一主人公,提到读者的第一视野,确立了女性身份,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同样,在其作品《爱玛》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年轻、漂亮、聪明、令人喜爱的女主人公爱玛。作品《爱玛》自1816年问世以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