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第三空间】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霍米·巴巴“第三空间”视阈下《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文化身份构建
-
作者:
詹作琼
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行者
第三空间
华裔
杂糅
-
描述: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推崇身份和文化的“杂糅性”特点,认为少数裔可以利用“杂糅”策略建设文化“第三空间”,从而抵制文化殖民。本文通过剖析汤亭亭《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的华裔惠特曼·阿辛与四位女性的形象,探讨了美国华裔是如何构建文化身份并最终建立跨越种族阈限的华裔精神家园的。
-
《公开的秘密》的成长母题--叙事空间研究
-
作者:
覃青芝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丽斯·门罗
真实空间
第三空间
想象空间
《公开的秘密》
-
描述:
艾丽斯·门罗(1931-)享誉加拿大文坛,于201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十三位女性作家,同时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个加拿大作家。门罗专注于短篇小说,也促进了加拿大短篇小说的发展。她的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赋予了小说本身一定的空间基础,突显了女性作家特有的洞察力,女性独特的感受和视角,展现女性形象的复杂多样,敏感多思且独特的个性,揭开了女性的成长历程。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Open Secrets,1994)是门罗的第八部作品,是其南安大略哥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对于该作品,国内尚未有相关研究。国外主要研
-
《虚假的事实》中的女性自我的发现
-
作者:
张璐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阿瑟
漂泊者
霍米·巴巴
第三空间
印度历史
印度国大党
耶谢巴尔
被殖民者
自我发现
-
描述:
耶谢巴尔在《虚假的事实》①中,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印度历史社会的进程,作品展现了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印度女性的自我发现的艰辛历程,不仅是外在的地位的提升,还有内在精神上的觉醒。作者通过达拉这一美好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于祖国文明进步、发展的愿望。一、家庭里的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