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突围】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突围与落网
-
作者:
朱江勇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落网
反叛
突围
女性形象
男权传统
-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广泛借鉴了西方流行的精神分析、存在主义、语言分析、解构批评、马克思主义等哲学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包容性、化解性与创造性的理论与主张,填补了批评史上的重大空白。它制约着男性中心批评,结合女性自身的实际经验及文化、文学创作实践,广泛地展开具有平衡性、经验性、实践性的文学批评活动。女性主义批评对文学机制的挑战,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男性文本和男权中心批评规范的重新检讨,称之为“女性主义批评”;二是对女作家、女性文学传统与美学特点的探讨,称之为“女性中心批评”。这两方面都是采用“男女有
-
男权意识下的突围与困境——莫言小说女性形象再解读
-
作者:
张相宽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莫言
困境
突围
小说
女性
-
描述:
;同时她们对男性依附性的意识也根深蒂固。通过她们的突围及其困境,莫言洞微烛幽,深刻批判了女性长期以来受到男权压迫的事实。莫言用他的作品证明了男性作家描绘女性情感、揭示女性命运的可能性以及所能达到的高度。
-
突围,飞翔与低徊
-
作者:
刘文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
回眸
飞翔
低徊
心路历程
突围
-
描述:
本文通过回眸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所走过的从鲜血淋漓的突围→快乐尖叫的飞翔→狂放颓废的低徊的心路历程,解读女性主义文学从边缘向中心突围出男权文化的蕃蓠、彻底颠覆男权神话、戳穿了男权社会里关于女人的假象,用
-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权话语
后现代女性主义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珍珠
女性形象
姐妹情谊
话语霸权
-
描述:
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菲勒斯"(phallus,译为"阳具"),是男权的隐喻符号,他将男性的生理特征转化为社会秩序上的优越性,而利用女性生理上的"缺失"规定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肯定男性的权威,以父权制的正面价值建
-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
《上海女孩》中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
作者:
李晓静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文学作品
上海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情谊
突围
女孩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笼罩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被男权话语压制,女性形象也是在男性经历的描述中以被动的方式塑造。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以女性为第一人称写作,以女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叙述母女情谊、姐妹情谊对男权话语霸权的反抗,实现女性情谊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突围。
-
上世纪90年代军旅话剧的突围与超越
-
作者:
李前平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话剧
新时期
年代
超越
文化语境
中国话剧
突围
女性形象
世纪
剧作家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的军旅话剧无疑是戏剧园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上世纪90年代的军旅话剧受到了新时期文化语境的滋养,历经军旅戏剧家的艰辛耕耘与不懈地探索,终于在越过上世纪80年代军旅话剧的相对沉寂期之后,迎来了上世纪90年代军旅话剧的突围与超越。
-
女性身体言说身份困境——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李娜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物化
哲学根源
身体消费
身份定位
昆德拉作品
女性形象
基础
生存困境
话语体系
现实处境
文学整体
生存美学
自我身份
关键词
和谐的两性关系
哲学依据
突围
女性身体
捷克作家
中心
-
描述:
女性身体言说身份困境——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