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刘向《列女传》贤智女性形象的社会文化意蕴
-
作者:
冯利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贤智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列女传》
-
描述:
的形象特点。《列女传》贤智女子形象的塑造,既有对传统伦理观念的继承,更是对社会文化蔑视女性才德的固有观念的超越,反映出刘向进步的女性审美观。
-
沉重的肉身:论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张维平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社会文化
影视作品
-
描述:
当下影视剧创作中,女性角色被创作者赋予了太多历史文化内涵,使女性角色本体难以承受。本文以张艺谋电影创作为例,分析这一创作困境,并探究解决这一困境的道路。
-
90年代华人功夫片中的中国形象:以成龙、李连杰、杨紫琼为个案
-
作者:
郭海伦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艺术
社会文化
华人形象
功夫片创作
-
描述:
本文以成龙、李连杰、杨紫琼三位功夫影星为个案,探讨20世纪90年代华人功夫片中的中国形象。具体地说,在影片文本细读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他们在90年代相继进军好莱坞塑造的一系列华人形象及其对改善西方视野中的华人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试图归纳阐述其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全文由绪论、正文四节和结语组成。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指出“华人功夫片”概念的可行性与90年代功夫片的典型意义。从“90年代功夫片研究”与“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及文化软实力研究”两个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本文重影片细读、重实
-
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
作者:
刘浩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性别文化
隐喻
社会文化
女性成长
-
描述: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王安忆总能以出色的作品获得读者和评论家的瞩目和好评。在王安忆的各类小说创作中,以女性成长为主题的小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小说充分体现出王安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自觉关注、对女性心理的敏锐洞察。我之所以把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王安忆这方面的小说创作摆脱了父权制文化和男性话语的束缚,解构和颠覆了男权主义,形成并建构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致力于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建设。本论文分为引言、正文三章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二章主要阐述女性成长主题在现代文学和当
-
论中国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
-
作者:
陈焕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角度
现代社会
广告传播
现代广告
社会文化
表现形式
受众
传媒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对人的主体性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出现在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不仅通过视觉文化诠释了女性的阴柔之美,而且不同程度上鼓励女性多角度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情趣,高质量的广告可以帮助女性提高性别意识和拓展自主意识的空间。多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岁月中的女人与现实中的女人:编剧王宛平与王丽萍比较
-
作者:
顾伟丽
屈定琴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丽萍
女性意识
社会文化
作品
女性形象
婆媳关系
剧作家
电视剧
女性人物
创作观
-
描述:
编剧王宛平和王丽萍的剧作都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王宛平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岁月中的女性,王丽萍的作品大多展示的是现实中的女性。比较两位剧作家的创作,追问她们的女性意识,审视人生境遇及社会文化对她们创作的影响,可以挖掘出当下女性编剧所具有的两种典型的创作观。一、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