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教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汉代儒家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与现实的差距
-
作者:
杨舒眉
来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女性形象塑造
社会教化
儒家
-
描述:
汉代儒家自觉地从男性视角,为封建的男权社会塑造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并通过"礼法"和社会教化系统两种途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社会中的女性。这种带有鲜明的性别尊卑的意识逐渐为女性所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准则,对女性群体心理、性格、气质、思维等特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儒家的女性观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差距,就整个汉代而言,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女性逐渐趋同于儒家的女性观。
-
“戒严”时期台湾妇女运动的策略及其本土化特征探析
-
作者:
朱云霞
王玉珏
来源:
现代台湾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光复
妇女研究室
妇女解放
父权文化
社会教化
吕秀莲
女性主义
妇女新知
台湾社会
-
描述:
早期的台湾社会,深受中国汉儒文化传统影响,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化主导整个社会,性别不平等长期被内化为社会规范,并渗入社会教化机制。虽然台湾早在日据时期就有妇女解放的言论,亦有妇女运动,但殖民体制下的台湾不可能实现妇女的解放,也不具备妇女解放的条件。而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虽标榜男女平等,有官方妇女团体,女性在某些领域中可以任职,甚至政治上有"妇女保障名额"的政策,但当时的妇女团体主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