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先勇小说的女性人物研究
作者: 黄诗倩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类型   白先勇   意识   女性  
描述: 白先勇自六0年代崛起於文壇,小說創作一直備受矚目,於二○○三年又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殊榮,他小說的魅力放眼現代文壇,可言無出其右者。其中女性角色的書寫更深具巨大的藝術魅力,於梨華稱讚白先勇:「在二十世紀
浅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玉卿嫂》和《永远的尹雪艳》为例
作者: 刘冉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哀歌   色彩   白先勇   女性  
描述: 白先勇小说的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类似于海派作家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感”,而这种苍凉感正是由其小说创作所热衷的女性形象所体现的,无论是上层贵族女性还是下层平民女性,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喜和悲
妍媸互现下的性别焦虑——白先勇笔下女性形象的审美裂变及其心理原因的探寻
作者: 马建峰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性恋文化   审美裂变   白先勇   心理探寻   女性形象  
描述: 白先勇受自身同性恋文化心理的影响,在面对女性形象时形成了他迥异于正常男性作家的审美心态。具体到他的作品中,就形成了以"女性衣饰和形体"为美、以"女性肉体和性行为"为丑的女性审美的裂变性描写。这种描写
《台北人》中女性群像的内涵和艺术塑造
作者: 古大勇   练修从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先勇   内涵   艺术塑造   《台北人》   女性形象  
描述: 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首先表现了"台北人"对往昔繁华昌盛的追忆,表达对"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命运感慨;其次真实再现了"台北人
留美背景对白先勇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 余铕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学美国   叙事方式   白先勇   女性形象   象征主义  
描述: 白先勇是中国当代旅美作家中的杰出人物,他于上世纪60年代赴美留学,创作了一系列留学生题材的作品。《纽约客》和《台北人》是白先勇对“流浪的中国人”的“文化乡愁”的书写。留学经历让白先勇近距离地接受和学习西方文学,田纳西·威廉斯和威廉·福克纳对其创作主题和技巧有着比较深的影响。
多维视角下的风月俏佳人
作者: 袁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把青》   《永远的尹雪艳》   白先勇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叙事视角  
描述: 白先勇是善写女人的能手,他常在小说里塑造不同境遇、不同年龄的女性形象,其中尤以十里洋场中的风月俏佳人最为引人。文章以《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为例,分析白先勇如何从不同的叙述视角为读者展现她们的生活、理想、悲哀与无奈。
白先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罗志峰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间流逝   白先勇   女性形象   小说   悲悼情怀  
描述: 白先勇刻画了约八十名女性,数量可观,这些妇女形象性格各异,绝无雷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这个系列有着鲜明的传统特色和现代特色,有的形象达到了典型的高度。在小说中,白先勇“寓传统于现代,融西方于中国
白先勇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作者: 张琼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叙事   形象体系   审美基调   叙事结构   白先勇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系出名门的白先勇曾经熟谙钗光鬓影的贵族生活;也曾体味门庭零落鞍马稀的凄凉;也曾深味边缘人的痛楚与孤绝;更辗转于广西桂林、重庆、南京、上海、台北、香港、纽约多重地域空间之中,深
东西方之间的游走:白先勇小说中的性别论述与精神怀乡
作者: 司雯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先勇   伦理   怀乡   男性   中国女性  
描述: 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使得白先勇在其作品中描述了多种女性形象,代表的是“女性——母亲——故土、母语——精神怀乡”这样一条主线,其笔下的主人公,无论是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女性,还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女子
东西方之间的游走:白先勇小说中的性别论述与精神还乡
作者: 司雯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先勇   伦理   怀乡   男性   中国女性  
描述: 对母亲的热爱与依恋使得白先勇在其作品中描述了多种女性形象,代表的是“女性——母亲——故土、母语——精神怀乡”这样一条主线,其笔下的主人公,无论是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女性,还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女子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