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四“爱美剧”中的“新女性”
作者: 周成华   姜丽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瑞   中国现代话剧   社会问题剧   男性话语   新女性形象   田汉   五四启蒙   话剧运动   女性解放   易卜生  
描述: 在"爱美剧"运动中,第一次出现了男女合演——由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惟一的女学生吴瑞燕演陈大悲《英雄与美人》中的女主角,这是话剧运动在女性解放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令人称道的是,"爱美剧"中还塑造了许多"新女性"的形象,这些"新女性"既代表了五四启蒙文学的女性解放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五四启蒙文学对女性的遮蔽。一、刚刚觉醒的新女性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影响,民众戏剧社的作家们也试图以"提
丛林樊篱中的悲剧化“他者”
作者: 刘鹏康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地位   “男尊女卑”   男性话语   波伏娃   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者   现实主义文学   男性意象   权制   形成时期  
描述: 亨利·劳森开创了19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和丛林文学传统,被尊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灵活运用了短篇小说的形式,以澳大利亚特有的丛林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澳大利亚民族形成时期丛林人的艰难生活。《赶牲畜人的妻子》塑造了一位坚强勇敢、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一度被奉为早期澳大利亚女性的典范。以往对该作品的解读多从丛林女性的伟大形象切入,颂扬丛林女性的奉献精神和无私母爱。然而换一种
女性视角下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思维模式的深层解读——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森林上空的那颗星》为例
作者: 刘潇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模式   情感要求   男性话语   女性视角   著名小说家   茨威格   心理描写   深层解读   同类题材   斯蒂  
描述: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以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许多闻名于世、为大家所喜爱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对茨威格的两部同类题材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森林上空的那颗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的创作其实暗含了男性至上的思维模式和话语模式。一、对作家和作品的梳理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茨威格受弗洛伊
“红楼”悲歌:《初吻》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人们
作者: 郭鑫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男性话语   生命体验   红楼梦   端木蕻良   母亲   家庭背景   侮辱   社会下层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东北作家群中,端木蕻良是擅长写女性的一个作家。首先,家庭背景是他写作的资源,他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是在母亲和女婢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具有接触揣摩各式女性的独特生命体验。其次,端木蕻良从小爱读《红楼梦》,这为他创作丰满的女性形象提供了范例。他的笔下有社会下层女性,如《浑河的急流》中的水芹子;有上层贵族女性,像《科
父权制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呐喊
作者: 周志高   王晓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文化语境   资产阶级   家庭教师   苔丝   罗切斯特   幸福   女性形象   简爱  
描述: 一、引言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托马斯·哈代同处于维多利亚统治时期,处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传统与现代冲突裂变的时期,他们塑造的女性形象简爱和苔丝都是当时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人物,她们是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底层人物家庭教师和农民,是作家向传统习俗和社会不公进行宣战的利剑。在当时,家庭教师是一个受人歧视的职业,夏洛蒂对此是深有感触的。而农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逐渐地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逐步地沦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这两个生活在同一国度、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女性,却有着坚强的性格和反叛的女性意识,她们没有做父权
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
作者: 南帆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子》   男性话语   躯体修辞   独身女人   社会形象   男性叙事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躯体修辞学:肖像与性南帆一躯体是个人的物质构成。躯体的存在保证了自我拥有一个确定无疑的实体、任何人都存活于独一无二的躯体之中,不可替代。如果说."自我"概念的形成包括了一系列语言秩序内部的复杂定位,那么,躯体将成为"自我"涵义之中最为明确的部分。很少...
女性的另一种自尊:比较《苔丝》与《简爱》中女性的爱情观
作者: 张玉颖   来源: 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苔丝》   《简爱》   爱情观   勃朗特   女性人物形象   红颜祸水   罗彻斯特   爱的权利   西方文学史  
描述: 一、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在西方文学史上,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血肉丰满而又异彩纷呈的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们各有不同的性格、命运、遭遇,但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以美貌、忠贞、温顺、富于自我献身等为特征,堪称"淑女"或"家庭天使";一类以美色加淫荡为主要特征,以至"倾国"、"倾城",属于"红颜祸水"型;第三类则是"悍妇"或"女巫"型,主要性格表现为残暴和工于心计。通过对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浅析“第三类女性”报道及其困惑
作者: 鲍海波   郭敏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歪曲   女性自我   边缘状态   媒体   困惑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描述: 长期以来,在以男性话语为传播中心的大众传媒领域,女性报道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媒体中的女性形象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近年来兴起的所谓“第三类女性”报道是以介于家庭妇女与职业女性之间的“第三类女性”为对象的报道,她是男性理想中女性形象与女性自我理想形象的融合。这类报道对于在大众传媒中重新建构女性形象、维护男女两性平等、女性意识发展与深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从另一层面看,“第三类女性”报道所引发的女性的角色困惑、认知危机和目标迷惘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一、传媒的“第三类女性”报道长期以来,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
男权意识下压抑扭曲的灵魂
作者: 张昊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   左倾错误   权力体系   男权话语   男性话语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一、引语 古华的《芙蓉镇》在反思“文革”的众多文学文本当中,堪称是最为深刻和真实的一个。正如著名评论家雷达在《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中所指出的那样:“《芙蓉镇》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1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作者: 荒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林白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话语   女性自救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社会理想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