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视觉下的“马纳瓦卡”女性形象
作者: 石静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马纳瓦卡”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作品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出发,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描写和揭示的现代社会中加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并对作品中一系列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形象进行了剖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勇士》
作者: 宋阳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解读了汤亭亭的《女勇士》,认为书中多个女性形象——无名女人、疯女人、母亲勇兰和我——体现了女性与自然在符号上、地位上、象征上和经验上的联系,而花木兰这一形象则体现了汤亭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自然与人类,男性与女性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平等共存的统一体。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作者: 张敬婕   廖春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思潮吸收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所长,采用自然与女性的双重视角来对相关文本展开文学批评,构成文学批评领域一个独特的分支。本文试图对这一新兴的文学思潮和实践作一个阶段性的概述,从国际视野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入手,重点突出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包括批评的源流、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发展展望。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马慧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描述: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从男性与女性和自然的渊源关系入手,批判了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他们认为对女性与自然的统治有着同样的根源,并遵循同样的模式——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确立了男性的优越地位和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统治的合理性。生态女性主义者挑战父权制二元论,质疑男性处于高于女性和自然的优越地位的假设,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平等的关系。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讨了《查特莱夫
玛丽·雪莱《富兰肯斯坦》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苏丽娟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生态女性主义   《富兰肯斯坦》   女性主义  
描述: 玛丽·雪莱的《富兰肯斯坦》在文学史上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这部作品在西方最早仅作为哥特式的科幻小说被广泛关注。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评论家才认识到《富兰肯斯坦》具有女性主义的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富兰肯斯坦》的分析阐明她的女性主义意识及其局限性。以期让人们对玛丽·雪莱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本文认为,在《富兰肯斯坦》中,玛丽·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主要反映在她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对父权社会的声讨和生态女性的观点三个方面。在她笔下,女性人物摆脱了“天使”和“恶魔”的模式化脸谱,代之
寻找和谐的家园:用生态女性主义分析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
作者: 张俊英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我的安东尼娅》   生态女性主义   威拉·凯瑟   和谐  
描述: 在当今世界日益壮大和发展的环境保护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中,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 or ecological feminism)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流派,它是这两种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F.奥波尼(Francois d’Eaubonne)提出,又以美国的研究为最前沿,旨在解放妇女与自然,并围绕自然、女性、发展等主题批判了父权制的统治和压迫,进而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对解决生态问题的作用。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妇女们必须认识到,在一个基本的关系模式仍然是统治模式的社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作者: 黄丽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和谐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学者奥波尼1974年首次提出,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生态女性主义迅速发展,目前以美国的研究最为前沿,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男性和女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女学界积极地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位新客,同时也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核心词“和谐”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本文运用追根溯源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马慧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描述: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从男性与女性和自然的渊源关系入手,批判了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他们认为对女性与自然的统治有着同样的根源,并遵循同样的模式——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确立了男性的优越地位和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统治的合理性。生态女性主义者挑战父权制二元论,质疑男性处于高于女性和自然的优越地位的假设,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平等的关系。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讨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对女性与自然的关注及对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赞美。文章分析了女主人公康妮和自然在父权制社会所处的困境,追溯了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根源,赞扬了康妮与大自然的联合、对二元的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在劳伦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中,康妮引起了最大的争议,同时也引起了最大的同情和关注。虽然被沉闷的婚姻生活所困,但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寻找她的真爱和生活的真谛。她从一个男爵夫人和庄园女主人到一个守园人的情人的角色转换象征了从文明人到自然人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自然为她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同时也为她的觉...
从《苔丝》管窥哈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宁晓燕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父权制社会   《苔丝》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描述: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内布拉斯加新女性拓荒者之歌:《我的安东妮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丹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生态女性主义   新女性文化   《我的安东妮亚》   薇拉·凯瑟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故事的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我的安东妮亚》是其拓荒小说的代表作。凯瑟本人也认为这部小说是她一生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小说借助主人公安东妮亚幼时的朋友吉姆·伯丹的叙述,展示了一位虽历经不幸仍不失信心的东欧移民妇女艰苦奋斗的故事。除安东妮亚外,作者还塑造了一系列自强自立的女性拓荒者形象。 生态女性主义结合了深层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的观点,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尽管还处于初级阶段,不是很成熟,但是在如今全球化及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下,生态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