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沈泓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挑战父权   女性独立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描述: 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逐步具有独立地位的女性开始寻求自己与男性地位的平等。同时,由于对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许多女性开始回归自然,并渴望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也开始渗透到女性小说之中。本文通过对19世纪的三部杰出英国女性小说:《亚当.比德》、《简.爱》和《呼啸山庄》进行分析,试图解读其中所流露出的处于萌芽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阐释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挣扎与前行: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小城畸人》和《我的安东妮亚》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 马羚羚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城畸人》   生态女性主义   《我的安东尼亚》  
描述: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和维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两人以他们独特的创作观念和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两位作家有感于周遭世界的不断变化,对于淹没在工业文明中的传统观念都表现出极大的留恋。虽然两位作家出生的年代和生活的年代基本上重合的,作品发表的时间也相去不远,主题内容近似,但是却很难找到对两位作家作品的文学评论,相关的书籍则是更加少见,更不用说对彼此的作品发表评论了。只有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布莱德伯里曾在他的书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爱丽丝沃克的《紫色》
作者: 刘枫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紫色》   和谐   女性  
描述: 在美国黑人文学兴起的五六十年代,艾丽斯·沃克是生态女性主义作家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南方黑人生活,尤其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关注她们的苦难和抗争。针对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沃克不断探索“和谐共存”(Survival Whole)的社会形态,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妇女主义”理论,力图塑造黑人妇女在双重压迫下的遭遇以及她们寻找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人与自然在内的全人类的和谐生存。沃克的代表作小说《紫色》是一部以刻画女性形象为特色的小说,黑人女
徐小斌文学创作的生态批评
作者: 康健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意识   徐小斌   生态批判  
描述: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极富个人色彩。在主题选择上,她不仅关注女性主体的生存体验和真实困境,并且能够站在全人类与大自然生态圈的角度来反思人类的危机;在思想深度上,其小说充满着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性批判;在创作风格上,其作品既富于诗意色彩,又弥漫着神秘的氛围。她的小说,堪称生态文学和女性文学的完美融合,无异于当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位优秀的当代女作家,徐小斌通过深入地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通过彰显生态意识、通过倡导建立一种生态主
劳伦斯主要作品中和谐理念的系统分析
作者: 张敬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星际平衡理念   和谐  
描述: 面对战争与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困境,劳伦斯提出通过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来帮助人类寻找出路。在劳伦斯的作品中,无不体现出劳伦斯的“和谐”思想,这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对于自然界的支配和压迫和对于女性的支配和压迫在思维框架上是同源的,都是建构在男性中心论上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倡导把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反抗男权文化。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劳伦斯的“和谐理论”。劳伦斯首先提出人类应与自己生活的大自然保持亲密接触。在《虹》中,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杨艳春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二元对立思维   女性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西斯娃?德奥伯尼(Francoise d’Eaubon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而直到90年代才扩大影响为世人所瞩目。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多元的理论,它的理论前提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界主宰之间的联系,旨在高扬女性文化、女性原则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二元统治:性别歧视、种族主义、阶级剥削以及对自然的压迫。本文采用了添加法和整合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自然意象,以及斯坦贝克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
《秀拉》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许晓莉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秀拉》   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制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  
描述: 托妮·莫里森,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大奖的非裔美国作家。《秀拉》是莫里森最钟爱的一部作品,也最能体现其创作特色和思想。小说通过描写伊娃、秀拉、奈尔三位典型黑人女性的命运,着力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和阶级三重压迫下找寻自我,追求平等和自由路程中的痛苦与艰辛。莫里森在《秀拉》中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赋予她们以力量、智慧以及追寻自我的反叛精神。小说探讨了种族歧视、自我成长、女性友情、性爱和婚姻、善与恶、生与死、现代与传统以及个人与社
An Eco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Doris Lessing’s Mara and Dann: an Adventure
作者: 李娟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生态女性主义   二元对立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描述: 西方意识形态中的二元对立如男性∕女性、人类∕自然、文化∕自然、精神∕肉体,将女性、自然置于次要地位,并且鼓吹男性对女性和人类对自然的压迫和剥削。生态女性主义者反对这种二元对立,并指出这种意识形态正是当下的生态问题和女性问题的根源。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文坛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多变,视角迥异。著作题材包括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戏剧、诗集、散文和回忆录等。她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二十世纪的所有重要思想:种族主义、女性主义、共产主义、神秘主义等等。与此同时,莱辛也几乎囊括了欧洲所有重大的文学奖项,特别是2007
重建女性与自然和男人的和谐:《绿山墙的安妮》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杜英姿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关系   自然  
描述: 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1980)出版后,赢得了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人群的喜欢,同时学者趋之若鹜,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和探讨,发掘其深刻含义。这些角度包括女性主义、教育、宗教等。生态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她们认为女性和自然的解放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缺一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解放。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两个主题为女性与自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崭新的角度出发,对《绿山墙的安妮》从女性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指出父权制下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库尔兹的死亡
作者: 陈小双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暗的心》   生态女性主义   康拉德   死亡  
描述: 本论文以《黑暗的心》中的库尔兹的死亡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库尔兹死亡的原因和必然性。《黑暗的心》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关于《黑暗的心》的文学评论的文章层出不穷,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从各个文学研究角度对该小说进行研究,其中最多的还是从殖民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道德批评、种族主义批评等等。然而,本文是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该小说的主人公库尔兹的死亡,以此来说明康拉德对破坏非洲原始生态的忧思和对男权主义的反感,以及其女性主义意识。文章总共分为4个部分。在第一章中,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