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96 条
-
墨菲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
作者:
杨路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
描述:
墨菲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拓者,即首位将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和哲学引向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家,他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主张借鉴各家之所长,不断扩充和发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同时也为环境问题的探讨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角。墨菲的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今后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有着启发性的重要作用,为其深入梳理归纳将对文学理论及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依据。目前,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还未形成完善的本土化理论,更遑论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指引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了。因而合理精准地汲取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
作者:
黄丽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
和谐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学者奥波尼1974年首次提出,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生态女性主义迅速发展,目前以美国的研究最为前沿,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男性和女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女学界积极地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位新客,同时也迎来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国内至今还没有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兴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核心词“和谐”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本文运用追根溯源
-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
作者:
谢鹏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文化思潮
接受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女性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妇女解放和自然解放也应该是互为支持的同一过程。他们呼吁进行女性文化革命,重申“女性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席卷了文学领域,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以确立。与较完善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相比,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很不成熟,它的一套批评话语尚处于建构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矛头所指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并批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挖掘女性自然写作的生态价值、文学特征与审美内涵,比较了男
-
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理念: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
作者:
韩卫平
黄锡生
来源: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全球气候治理
伦理观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将妇女运动和环境运动相结合,批判父权制的概念框架,认为正是父权制的逻辑使女性和自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而目前全球气候治理正是遵循父权制的思维逻辑进行的,也正是该思维逻辑导致了气候谈判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无能为力。生态女性主义所蕴含的伦理观为解决全球气候危机开辟了新的视野。
-
试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
作者:
彭江虹
来源: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个性特征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对话的基点和结语,笔者认为其主要体现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上:融合"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直面"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对"他性"文学创作模式的批判。
-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
-
作者:
罗婷
谢鹏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之间的联系 ,其理论既是“女性的” ,又是“生态的” ;同时它又超越了两者。与文化领域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相呼应 ,文学领域内也将诞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 ,探讨文学中双重统治的联系 ,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
-
全文:生态女性主义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之间的联系 ,其理论既是“女性的” ,又是“生态的” ;同时它又超越了两者。与文化领域内的生态女性主义相呼应 ,文学领域内也将诞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 ,探讨文学中双重统治的联系 ,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
-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马慧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
描述:
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从男性与女性和自然的渊源关系入手,批判了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逻辑。他们认为对女性与自然的统治有着同样的根源,并遵循同样的模式——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确立了男性的优越地位和男性对女性和自然统治的合理性。生态女性主义者挑战父权制二元论,质疑男性处于高于女性和自然的优越地位的假设,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平等的关系。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探讨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对女性与自然的关注及对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的赞美。文章分析了女主人公康妮和自然在父权制社会所处的困境,追溯了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根源,赞扬了康妮与大自然的联合、对二元的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在劳伦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中,康妮引起了最大的争议,同时也引起了最大的同情和关注。虽然被沉闷的婚姻生活所困,但是她仍坚持不懈地寻找她的真爱和生活的真谛。她从一个男爵夫人和庄园女主人到一个守园人的情人的角色转换象征了从文明人到自然人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自然为她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同时也为她的觉...
-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
作者:
谢鹏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文化思潮
接受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控制自然和控制女性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妇女解放和自然解放也应该是互为支持的同一过程。他们呼吁进行女性文化革命,重申“女性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念。生态女性主义文化思潮席卷了文学领域,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以确立。与较完善的生态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理论相比,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还很不成熟,它的一套批评话语尚处于建构中。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矛头所指为“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并批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挖掘女性自然写作的生态价值、文学特征与审美内涵,比较了男女自然写作的差异,从而成为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女性学、哲学、宗教等领域兴起了对生态女性主义的介绍,但对其文学理论的研究寥寥。
本文首先简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多元理论视点,介绍了不同流派的观点,接着以价值观念的转变为切入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流向的可能与事实。随后重点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及文本理论,展开了具体的文本分析,概括了批评特点。最后,仍以文学接受为重点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文化和文学领域的流传。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作者:
张杰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女性
-
描述:
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反父权制方面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了解读,从反人类中心主义方面对其中的主要事件进行重新解读,揭示了小说中流露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哈克历险是一次寻找传说中的阿卡狄亚的精神之旅,在这次旅程中,有着对于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感怀,有着对于文明世界弊端的反思与批判,有着对于自然的关爱,更有着对于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
《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少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飘》
自然
女性
-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以美国南北战争带给南方的深重灾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悲剧命运。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飘》的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父权制文化是斯嘉丽和其他数位女性人物的悲剧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关注女性生存和生态危机,尊重女性,热爱自然,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1
2
3
...
5
6
7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