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70 条
-
悲惨的公爵夫人
-
作者:
漆婉榕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我最后的公爵夫人》
生态女性主义
戏剧独白
-
描述:
《我最后的公爵夫人》是罗伯特·勃朗宁运用“戏剧獨白”的写作手法创作的经典之作。一个失语的、无名的女性形象被叙述者所构建,这种手法深刻反映了女性被压迫的社会地位。本文利用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从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等角度着重剖析了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与自然都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以及女性无声的反抗。
-
自然和女性的协奏曲——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还乡》和《边城》
-
作者:
李蓓蓓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还乡》
生态女性主义
-
描述: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尤苔莎和翠翠。她们是大自然的女儿,具有自然的外貌,自然的脾性,甚至连命运也和大自然的季节变换交相呼应,大自然的和谐美好铸就了女性美好的精神追求。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小说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揭示作家渴望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模式。
-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苔丝》
-
作者:
周盛
来源:
中华少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
生态女性主义
现代解读
-
描述:
《苔丝》是英国杰出的作家哈代所著,哈代在这篇文章中批判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打压,将一位勇敢而又善良可爱的生态女性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之美。
-
《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生态主义
-
作者:
章云燕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愤怒的葡萄
母性光辉
-
描述: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也曾经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就是约翰·斯坦贝克。他的作品《愤怒的葡萄》受到很多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喜爱,这部纪实主义的经典著作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跟艺术价值。《愤怒的葡萄》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危机时民众的萧条悲苦生活状态为背景,描述了悲苦农民的凄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关注,更加抒发了作者对贫苦农民遭遇的同情。约翰·斯坦贝克一直被称为是“愤怒的作家”,长期以来,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很严重的个人情绪,长期关注农民失去土地的悲苦生活。他还被称为是“左翼作家”或是“政治说客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
作者:
胡振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生态女性主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两性
-
描述:
迟子建的作品一贯富有浓厚的自然情怀,始终彰显着她一直坚守的生态信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情书写了一代民族的苍凉史诗。本文通过对小说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呼唤》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汪柳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唤
生态女性主义
觉醒
自然
-
描述:
《呼唤》被西方文坛誉为考林·麦卡洛"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通过对伊莉莎白、内尔、文玉等女性形象的塑造,揭示出女性在困境中的觉醒与奋起,以及她们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体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
试析《在路上》中的自然与女性
-
作者:
李小乐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路上》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在路上》是“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被称为“垮掉一代”的圣经。小说以萨尔的视角记叙了他和朋友的西部旅行,表达了年轻人对战后美国社会的不满,对自由和本真的追求。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通过比较分析其中东部与西部自然以及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灿烂千阳》解读
-
作者:
张昕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生态女性主义
男权压迫
和谐关系
-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进行了深入解读.文中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文本揭示男权主义对女性及自然的压迫,赞扬女性的反抗精神,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关系.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愤怒的葡萄》中母性的光辉*
-
作者:
彭晓春
来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
描述: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39年,已被誉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已被各界文学评论家从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及结构主义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并挖掘其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探究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真实意图。
-
《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解读
-
作者:
穆云云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荆棘鸟》
自然
女性
-
描述:
该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观的角度解读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荆棘鸟》,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的抗争与觉醒三个方面揭示祖孙三代女性与自然亲密无间,却又与生活格格不入的矛盾,使读者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对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
1
2
3
4
5
6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