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迷惘”中的双性理想——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探求
作者: 阳宗芳   来源: 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   理想   女性意识   海明威  
描述: 海明威在其创作中反复表达着追寻与抗争的主题,成为“迷惘的一代”代言作家。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集中表达出他在迷惘中苦苦寻觅的理想,她们身上男女双性特点的共生与斗争体现出作家性别矛盾的思考与时代背景下两性相适性的探究。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爱情理想解构与性爱升华:从张洁池莉到林白陈染
作者: 柳艳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私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对现实的确认;到90年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性爱与身体的描写,本文尝试由理想-现实-私语吟唱的轨迹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梳理与阐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爱情理想解构与性爱升华
作者: 柳艳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私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对现实的确认;到90年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性爱与身体的描写,本文尝试由理想-现实-私语吟唱的轨迹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梳理与阐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演进
作者: 杨春风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理想   女性意识   漂泊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20世纪初叶,进入自觉的历史时期以后,女性文学自我深层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纯洁的女儿国和神圣爱情梦想的破灭;男女分盟与女性的孤独与漂泊;理性文明的崩塌和魔女、怨妇的出现。论文从这一视角对中国女性文学纵深意识的演进轨迹作历史考察,并对冰心、丁玲、张爱玲等的历史地位和有代表性的若干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评论。
理想走向现实:女性文学的衍进——张洁与池莉小说比较谈
作者: 黄静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女性文学  
描述: 本世纪 80年代后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文化的兴起 ,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随之变得愈来愈实际。与之相应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也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对现实的确认。女性文学的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爱情婚姻观 ,人生价值观 ,男女两性关系。张洁与池莉是这一转变的两个代表作家
温柔、静雅、乐观——从冰心的小说看冰心的女性美思想
作者: 康凤英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理想   冰心  
描述: 冰心在小说《两个家庭》中着力刻画亚茜的形象 ,把自己的理想倾注在亚茜身上 ,使她成为温柔、静雅、乐观的化身 ,以后冰心的小说描写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 ,直至抗战时期写的《我的学生》中的S太太 ,她们
人生之态与女性之梦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比较   理想   女性意识  
描述: 众星荟萃的女性文学是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同为当代著名女作家 ,谌容和张洁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张洁强化女性意识 ,谌容淡化女性意识 ;张洁追求理想 ,谌容面对现实 ;张洁的感情外露浓烈 ,谌容的感情含蓄温婉……一言以蔽之 ;张洁钟情于女性之梦的编织追求 ,谌容专注于人生之态的描摹剖析。
薇拉·凯瑟前期拓荒小说中的理想和现实
作者: 江锦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西部拓荒   女性世界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深刻的主题,高超的技巧是其小说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她在其前期的拓荒小说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普通人观察与理解的世界,温和而又温暖。尽管这些作品扎根于特定的环境和时间(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拓荒时期),但她洞悉了现实世界的复杂矛盾,并没有囿于外部世界和生活表象的描写,在人物和主题的处理上具有广泛的普通意义。尤其是其作品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对人类的生存有启发意义。本论文试图打破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对其她习惯性的界定(怀旧,精神美的捍卫者),试图将其作品置放于美国文学的
写实苍凉人生 召唤理想人性——从两个十八年的故事谈起
作者: 卢嘉仪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光辉   理想   十八年   女性命运   写实  
描述: 从张爱玲的《十八春》和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谈起,比较两位不同时代的杰出女作家对女性人物命运的书写。作家叙述人物的人生中的“十八年”,不仅仅讲述曲折苍凉的人生故事,也不只是描画伴随着时代前进或滑落的某种人生轨迹,而是在阐释故事背后作者的心态和信念,表达女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表达作者深心里对人性中美好层面的柔韧的信心。而这正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理想和热情去影响周围的人:顾燕翎教授访谈
作者: 魏开琼   马亚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妇女   台湾大学   语言学   Systems  
描述: 顾燕翎教授,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1970年留学美国,先后学习语言学和教育工学(Instruc-tional Systems Technology),5年后回到台湾,任教于新竹交通大学,并参与妇女运动,从事妇女研究。1985年第一个在台湾的大学开设妇女研究课程,参与成立台湾第一家妇女研究室。1998年底离开学校到政府中任职,曾任“社会局”局长,8年后再次回到学校和妇运团体中。30多年来亲历并见证了台湾本土的妇女运动与妇女研究的发展以及性别平等机制的推进过程,身体力行女性主义倡导的批判、反省、参与的行动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