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东林夫婿到高才寒士―以女性婚姻理想的差异看明清社会性别关系嬗变
作者: 聂欣晗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理想婚姻   差异  
描述: 明清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先后作为文化代言人的名妓与闺秀开始主动描述她们的婚姻期待。在女性理想婚姻对象从东林夫婿到高才寒士的变迁中,社会性别关系产生新的质数与发生了嬗变。
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清代知识女性对理想婚姻的设想
作者: 段继红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志同道合   理想婚姻   清代知识女性  
描述: 清代女性文学的兴盛,催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其中包括对理想婚姻的渴求和社会角色的担当。封建社会中,她们无法攻破男权势力的强大堡垒,建立事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寻求同声相应、志同道合的理想婚姻便成为她们迈向独立自主、追求幸福的第一步。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
作者: 张筱梅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合评   传播意识   理想婚姻   唱和式评点  
描述: 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是目前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女性对这一剧本的评点。这个评本的产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其一是关于女性戏曲评点的能力问题。在三妇评点的真实性方面,以往学者认为三妇根本没有对戏剧作品进行评点的能力,所谓合评其实是吴人代作。但明清时期许多女性读者评点《牡丹亭》的事实以及评语表现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都表明,这部评点是吴吴山与其妻子们共同完成的,有夫妻"唱和"式创作的特点。其二是明清时期文化人的理想婚姻以及文学对夫妻关系的表现。随着明清社会新思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开始抛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