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现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爱情理想解构与性爱升华:从张洁池莉到林白陈染
-
作者:
柳艳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私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对现实的确认;到90年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性爱与身体的描写,本文尝试由理想-现实-私语吟唱的轨迹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梳理与阐述.
-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爱情理想解构与性爱升华
-
作者:
柳艳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私人化写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80年代后期,女性文学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对现实的确认;到90年代,女性文学开始重视性爱与身体的描写,本文尝试由理想-现实-私语吟唱的轨迹对新时期女性文学进行梳理与阐述。
-
从理想走向现实:女性文学的衍进——张洁与池莉小说比较谈
-
作者:
黄静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世纪 80年代后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文化的兴起 ,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随之变得愈来愈实际。与之相应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也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对现实的确认。女性文学的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爱情婚姻观 ,人生价值观 ,男女两性关系。张洁与池莉是这一转变的两个代表作家
-
人生之态与女性之梦
-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比较
理想
女性意识
-
描述:
众星荟萃的女性文学是文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同为当代著名女作家 ,谌容和张洁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张洁强化女性意识 ,谌容淡化女性意识 ;张洁追求理想 ,谌容面对现实 ;张洁的感情外露浓烈 ,谌容的感情含蓄温婉……一言以蔽之 ;张洁钟情于女性之梦的编织追求 ,谌容专注于人生之态的描摹剖析。
-
论莎西·蒂什旁德小说的人性关怀
-
作者:
高丽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莎西·蒂什旁德
传统
人性关怀
-
描述:
代印度社会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尤其是她对人物的描写和剖析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关怀。第一章,蒂什旁德小说中的男性人物,虽然生活于现代社会,却依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首先,他们依然认为现实是“摩耶
-
薇拉·凯瑟前期拓荒小说中的理想和现实
-
作者:
江锦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西部拓荒
女性世界
-
描述:
特定的环境和时间(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拓荒时期),但她洞悉了现实世界的复杂矛盾,并没有囿于外部世界和生活表象的描写,在人物和主题的处理上具有广泛的普通意义。尤其是其作品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对人类的生存
-
浅谈女性地位的不可逆性:以美狄亚和鲍西亚的女性形象为例
-
作者:
赵乐乐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男权
梦幻
女权
女性
-
描述:
“女性”一词一直是我们力求解放却又费解的一件大事,古今中外对于女性的歧视压迫无处不在,从中国的三纲五常,女性裹胸,缠小脚这些能显示女性特征的病态文化来看,长久以来就把女性强大的一面遮掩起来,他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命是从任由丈夫多妻制的存在。长期受于欺压状态下的女人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示自身的魅力和才能,自身地位的提高他们就开始不满足于女性的被动状态。反抗的呼声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具有合理性。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他们有权力追求自身的幸福。《美狄亚》和《威尼斯商人》中一悲剧性的女强人和一喜剧性的女强人让我们
-
浅析《嘉莉妹妹》 看新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伟丽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独立
欲望
新女性
传统女性
-
描述:
《嘉莉妹妹》是一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的成熟作品。它以真切的现实主义为鲜明的特征,比较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初人们狂热地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说明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可能有真正
-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的孤独
-
作者:
刘鹏琦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生子
现实
生死
孤独
相逢
-
描述:
1992年, 村上春树发表了《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这是进入90年代后村上春树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可以说是他90年代的开端之作。 同1987年发表的《挪威的森林》 一样, 这部小说也是以恋爱为主题的。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 初” 和四位女性的恋爱故事。 通过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叙述了“ 我” 和岛本、 泉、泉的姐姐、 有纪子四人的情感纠葛, 生动描述了四位女性的形象。“ 我” 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中学时代, 第二阶段是高中时代, 第三阶段是从大学
-
延安文艺建构中的丁玲及其文学创作
-
作者:
王俊虎
董蕾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延安文艺运动
革命
丁玲
女性
-
描述:
丁玲作为延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无论是政治人生还是文学道路,都在延安文艺运动中发生了巨大转变。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例,可以清晰看到在延安文艺建构历程中丁玲在文学创作主题、创作题材、创作手法以及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巨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