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浊世的哀音 无尽的回味:论19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忧郁情感
作者: 徐鲲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忧郁   现代派   自我   古典   象征主义  
描述: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感情色彩上具有鲜明的忧郁特色。现代派诗歌表现的是三十年代都市资产阶级小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根源首先来自动荡、混乱、黑暗的时代,五四退潮,大革命失败,国家内忧外患,有良知
论中国新感觉派
作者: 朱洁文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新感觉派   空间化   现代派   文学观念   泛现代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已经基本完成了向现代商业城市的转变,发展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伴随着商业的繁荣,新的都市景观逐渐形成,西方娱乐方式和西方文化观念也开始传入。这些分别作用于器物层、制度层、心理层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当时特定的都市社会、文化环境,成为新感觉派孕育和发展的母体。新感觉派作家以“都市巡礼者”的目光审视转型过于迅速的都市客体,产生了既向往又疑惧的复杂审美心态,这种双重心理在面对被选定为都市标志的新女性形象时得以复制。 电影院在上海的勃兴,完成了娱乐场所的现代性更替,也吸引了
现代派雕塑家亨利·斯宾赛·摩尔雕塑作品
作者: 亨利·斯宾赛·摩尔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雕塑风格   原始艺术   摩尔   现代派   亨利   铜雕塑   雕塑家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亨利·斯宾赛·摩尔OM CH,(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他说:"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生气勃勃的活力。这是人民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所以在他的创作中,首先追求物体的质感,保留材料本来的美质。他宁肯要求一件雕刻像一块"有生命"的石头或树干,而不要求它们完全像一个有生
摄影棚里访萨仁高娃
作者: 陈击浪   来源: 健康必读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床上戏   闪现出   影视片   现代派   公关小姐   成吉思汗   廖静仁   女性形象   游泳池  
描述: 我见到萨仁高娃时,她那不凡的气质显得比屏幕中的“公关小姐”更加动人:身着一件紧身花套裙,乌亮的眸子里闪现出内涵深沉的艺术之光。这位曾因演《成吉思汗》、《欲望的火焰》、《樱花梦》、《竹林街15号》和《公关小姐》等影视片而为广大观众所钟爱的明星人物,宛如一片风景,确实给人一种沉鱼落雁之美感。 我采访萨仁高娃的时候,她正好刚完成由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