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现代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8 条
-
《野蔷薇》中的“时代女性”形象及其塑造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女性”
茅盾研究
《野蔷薇》
现代文学
艺术特征
-
描述: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野蔷薇》中“时代女性”群像的特征、个体的差异和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手法,从而探讨茅盾短篇小说创作独特的人物塑造及审美特征。
-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女性化倾向
小说创作
现代文学
审美选择
-
描述: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既可了解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女性化倾向
小说创作
现代文学
审美选择
-
描述: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 ,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 ,既可了解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 ,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 ,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
觉醒与皈依——中国文学女性形象探微(二)
-
作者:
郑榕玉
来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
自由
觉醒
现代文学
皈依
意识
新女性
-
描述:
本文就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五四”新女性作为一个横向的对照 ,着重探讨她们在思想启蒙运动冲击下不同层次的觉醒以及觉醒后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充分展示她们迥异的心路历程 ,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解读妇女解放这一社会命题。
-
浅析现代文学中的几个寡妇现象
-
作者:
李欣莲
来源:
铜仁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祝福》
寡妇形象
鲁迅
现代文学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
-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
作者:
林静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智慧
萧丽红
小说创作
儒家伦理
现代文学
文化书写
女性形象
-
描述: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论萧丽红小说中的儒家伦理和佛教智慧
-
“神话”情结的守望者——沈从文小说解读
-
作者:
张翠敏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现代文学
《长河》
神话情结
小说解读
原型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掀起了沈从文作品与作家本人的研究热。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突出贡献得到了充分肯定。诚然,这首先归功于沈从文作品具有的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
-
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
-
作者:
江湖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出版社
研讨会
贵州省
现代文学
女性书写
长篇小说
作品
心理矛盾
女性形象
-
描述:
表现女性成长的文学应是健康的阳光写作
-
沈从文女性形象中蕴藏的“乡土”
-
作者:
津守阳
何培忠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沈从文作品
乡村人
现代文学
“乡土文学”
性爱描写
现代中国文学
湘西世界
阿黑小史
翠翠
-
描述:
导言:“泥土的香气”与皮肤的颜色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沈从文(1902——1989),作为民国时期的一名代表性作家,最近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式的人物。即使在研究领域也能看出中日两国近年对沈从文越来越关注。当然,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具有极丰富的内涵,现在的研究热很有可能会触动其作品的方方面面。不过,当沈从文的作品在中国受到普遍爱戴时,他的形象也不会与现在有多大的乖离,仍旧会是一位抒情地描写朴实善良的中国乡村人的作家。这种评价与沈从文同时代的评价一脉相通。在这样真纯的地方,请问,能有一个坏人吗
-
当代文学六十年:当代文学六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专辑
-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吴福辉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十年
女性文学研究
南方文坛
初步性
历史化
文学化
-
描述: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的农村女性形象建构》——以《故事会》(1963—1966)为例/李云【摘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创作的一批革命故事在这场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中为配合兴无灭资的意识形态任务集中塑造和展示了一批“农村女性”的形象,支配这些女性在故事中行为和命运的是当时盛行的阶级话语,通过对阶级与性别话语对接的审视试图发掘女性形象建构的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