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的美丽与哀愁——以《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杜晓丽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雪国》   物哀   女性形象  
描述: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而享誉世界,他的作品中无不蕴含着日本文学传统中独特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分析《伊豆的舞女》和《雪国》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尝试在她们的美丽与哀愁中探索川端康成文学中传递的日本传统文学理念和审美观。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林文月与丰子恺译本语言之比较
作者: 曾铖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紫式部   林文月   物哀   丰子恺   幽玄  
描述: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源氏物语潮哀之美:林文月与丰子恺译本语言之比较
作者: 曾铖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紫式部   林文月   物哀   丰子恺   幽玄  
描述: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