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丰子恺】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中国现代文学图像论
-
作者:
原小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副文本
鲁迅
文学图像
丰子恺
-
描述:
从法国文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的副文本理论出发,结合图像学、史料学、美术学、心理分析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历史梳理和个案研究,是论文主体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论文除首尾的“绪论”与“结语”,主体共七章:第一章属理论探讨部分;第二、三章属历史梳理部分;第四至七章属个案研究部分。第一章首先从副文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着手,阐述了副文本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副文本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它既涉及宏观的文化研究,也涉及微观的文本细读。由于研究对象与方法关乎文学艺术与图像艺术两个既联
-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林文月与丰子恺译本语言之比较
-
作者:
曾铖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紫式部
林文月
物哀
丰子恺
幽玄
-
描述: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
《源氏物语潮哀之美:林文月与丰子恺译本语言之比较
-
作者:
曾铖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物语
紫式部
林文月
物哀
丰子恺
幽玄
-
描述: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
“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5年08(下)部分获奖作者感言
-
作者:
暂无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获奖作者
弘一大师
杭州师范大学
优秀学术论文
形象研究
丰子恺
太平洋报
阴阳和
湖北省文联
论文评比
-
描述:
,感谢之意、自豪之感由心而生。贵杂志社创刊历史悠久,多年秉承"以戏为主,综艺兼及,以人为本,雅俗共赏"的办刊理念。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炉,这恰好与鄙人所在的弘一大师·丰子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