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被忽略、被消费、被刻板化——父权文化语境下女性动画形象再现
作者: 李梦   李艳芳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刻板化   忽略   动画形象   父权文化   消费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父权文化语境下,动画作品中的大部分女性角色是由男性创造的,在主流动画中,面临着男女角色失衡的困境。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法,把动画看作一种符号体系,以此来审视女性作为符号在动画作品中的再现——在魔幻与科幻的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忽略;在后宫动漫中,女性形象被消费;在浪漫爱情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刻板化。我们揭示主流动画中男女角色的失衡,以期社会给予引导与关注,最终实现动画角色的重新塑造。
生存还是毁灭——试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白先勇《谪仙记》与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作者: 陈枫艳   来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爱米丽   父权文化   白先勇   李彤   主体意识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两位风格接近的作家白先勇和福克纳的两篇短篇小说,这两位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其相似之处,揭示出中西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父权文化的反抗。由于父权文化根深蒂固,这种“被迫”的、“不自觉”的反抗往往难以逃脱悲剧性的命运。与此同时,这种反抗也打破了父权文化不可动摇的神话。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周石麟   来源: 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父权文化   封建主义   中国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是以它的女性作家群体脱颖而出,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创作蔚然成势而崛起于文坛的。女性文学的性别色彩、独特价值和意义,不仅揭示了父权文化重压下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也扩大了整个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范围,带着它的女性的灵性、对
论90年代女性癫狂写作——以陈染、林白为例
作者: 刘丽芳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林白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父权文化   陈染文学   疯女形象   女性癫狂  
描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癫狂是对文明的一种反抗。本文正是在此基点上,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结合叙事学理论来考察90年代女性癫狂写作(以陈染、林白为例)。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简述90年代女性写作研究的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考察癫狂与女性写作的关系。女性写作一开始就被男权社会指认为癫狂,女作家在这一指认的重压下创作出与其同构的“疯女”形象;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作家们开始了从话语形式到本质内容的癫狂反叛。 第二章考察90年代女性写作中癫狂
论《珍妮姑娘》的悲剧性因素
作者: 段秀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珍妮姑娘   悲剧人物   父权文化   女性形象塑造   小说  
描述: 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的悲剧性,小说中的悲剧人物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较少受到关注的一部小说.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却得不到亲人的认可;她历经磨难,最后却孤身一人,郁郁而终,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文章将具体阐述构成珍妮姑娘悲剧性命运的因素以及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关于悲剧性因素的界定.悲剧是戏剧的一种形式,是将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形象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德莱塞是处
天堂福地的疯女人
作者: 刘玉洁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他者   社会构建理论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   父权文化   边缘化   《欲望号街车》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至6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继承了奥尼尔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入地描写二战前后普通美国人民的平凡生活,捕捉文化变迁和社会动荡中的人生悲剧,勾勒出带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美国风俗画面,在思想性和舞台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威廉斯的四部代表作《玻璃动物园》(1946)、《欲望号街车》(1947)、《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蜥蜴之夜》(1961)刻画了一群孤立无援的脆弱敏感的女性悲剧形象,其中《欲望号街车》则被公认为他最成功的作品,剧中女主人公布兰琪则被公认为是刻画的最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寻找母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思奇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寻找母亲   娜拉   父权文化   “三从四德”   女性主义   现代女作家   家庭观念   自我救赎   男权主义  
描述: 韩国女作家申京淑以她独特的文笔在当今韩国文坛上举足轻重。《寻找母亲》是她全部作品中最不容置疑的成功之作。小说讲的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母亲,有一天却突然失踪了。丈夫和子女开始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母亲这一女性形象。展示在男权社会普遍意识下压抑的女性如何生活,如何解脱。《寻找母亲》是韩国现代女作家申京淑创作的长篇小说。申京淑,曾被誉为韩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神话,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意识
作者: 杨雪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性立场   女性视角   生态女性主义   男人和女人   《老人与海》   父权文化   密执安   冷漠无情   埃德  
描述: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杰出的现代文学巨匠,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以文学硬汉著称。他一生写过很多小说,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曾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
多丽斯·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张锦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斯   不列颠人   人格分裂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莱辛   摩西   女性主体意识   玛丽   《金色笔记》  
描述: 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上,多丽斯·莱辛是一位活跃而多产的女性作家。自1950年的处女作《青草在唱歌》出版以来,她一直在属于自己的文学沃土上辛勤耕耘,创作了多部长短篇小说、剧本、诗集、文论以及回忆录等。莱辛的作品取材多样,创作
伤鸟的良药:尼科尔的独立思考
作者: 彭腾瑶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新潮   独立思考   自我意识   尼科尔   父权文化   独立自主   新女性   女性形象   精神病人  
描述: 新潮女郎flaper一词意为巢中的乳鸽,因其羽翼未丰,尽呈肉色,而频频试翼皆为徒然。该词在"一战"后的英国出现,用于描写尚未成年而在言行举止上屡屡受制的年轻女孩形象。到称为"爵士乐"时代的20世纪20年代,该词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美国,指代从着装、发型到行为举止都背离传统
< 1 2 3 4 5 6
Rss订阅